2006年10月31日 星期二

環保共識會議型塑城市新風貌──汽機車總量管不管? 外部成本內部化、大眾運輸規劃優先

作者:廖靜蕙
想像一個都市,沒有機車進駐的人行道與騎樓,都市裡輕軌環繞,公車一班接一班準時進站載客;街上行人悠閒漫步,自行車專用車道的騎士為了上學或上班,安全無虞地上路。這樣的都市環境,您是否覺得熟悉,卻只出現在對歐美城市的認知裏?或者,又是城市首長競選端出來的牛肉?其實,這是環保共識會議中,成員經過討論後逐漸成型的都市想像,並且可能就在你我居住的城市中實現。環保署今年辦理「您是否贊成汽機車採取總量管制?」的環保共識會議,10月29日進入第3天的會議,議程包括成員分組討論的結論,並繼續邀請專家學者針對「交通政策及環境衝擊影響」主題與談。
經過前兩週兩全天的討論,環保共識會議進入討論、擬出結論的階段。17位成員分為3組,運用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以及SWOT分析(優勢、劣勢、機會與風險因子分析),彙整後進行全體成員的意見交流,從中取得公民共識。在AHP結果顯現,3組成員皆將「強化大眾運輸系統(捷運、公車或接駁車)」列為第1名,其次為「共乘優惠配合高承載車道使用」、「廣設自行車道」、「徵收探碳稅、能源稅或環境稅(外部成本內部化)」等。在SWOT分析之後,3組各發展出不同的解決策略,A組提出「空污兩年內宣導期零污染」,B組為「3年內石化類汽機車總量零成長,數量遞減。」(目前汽機車成長率3%),C組的結論是「減少CO2的排放總量」。

2006年10月27日 星期五

汽機車總量管制會變成另一個限塑政策? 機車族何去何從? 網友:改善配套先!

作者:廖靜蕙
環保署2006年環保共識論壇討論話題中,以「您是否贊成汽機車採取總量管制?」討論最為熱烈。攸關每日移動的運具,如何符合環保趨勢、交通需求與安全考量,是網友討論的方向。若對汽機車進行總量管制會不會在實際執法上窒礙難行,形成另一個限塑政策的翻版?高度仰賴機車行動的台灣民眾,限制機車數之後,機車族何去何從?大眾運輸、替代性燃料、低污染移動運具等方案又該如何配套?由網友發表的意見,不難看見問題解決的端倪。
「汽機車總量管制」若以達到減少廢氣排放量為目的,網友認為「使用者付費」是最佳的解決方案。在「若對總量做管制,那將是另一個限塑政策!」的討論中,發起討論的網友雖未解釋「限塑政策」的含意,但在討論中,對於進行汽機車總量管制後,是否能達到公平正義強烈質疑。他提出公車本身就是大污染源,為什麼公車不全部採取電動公車、增加班次、公車捷運全面降價?答案是經費不足。因此汽油的費用應該大幅往上調漲。而調漲的經費應全力補助大眾運輸系統、綠色能源等。Badstudent回應說,以台灣目前只有大台北地區大眾運輸稍微便利一點,如果總量管制的話,其他縣市的民眾該如何自處,用走的?還是等那永遠等不到的公車?

2006年10月25日 星期三

高山上的乾式廁所 國內外正積極推廣

作者:廖靜蕙
不僅解決排遺 更改善衛生條件
孟祿亭乾式廁所(陳國帝研究員提供)尼泊爾的高山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登山客,眾多的遊客來訪,讓當地居民深刻體會「遊客不只是下金蛋的鵝,同時也會污染他的巢」這句話。高山峻嶺聳立,常年處於雪地的尼泊爾SAGARMATHA國家公園,每年吸引上萬遊客到訪,沿途的廁所因為缺乏維護,造成排遺滿池,進而滲透入水源區,污染食用水,不禁令人將尼泊爾兒童高的死亡率聯想在一起,尼泊爾5歲前兒童下痢疾病的比例高達16%,與公共衛生息息相關。
1990年起,透過政府與國外學者專家的合作,進行高山排遺的研究與問題解決,陸續以「雪巴堆肥法」,鼓勵當地居民善用人類排遺、落葉、泥土或灰所製造的肥料,不但能成為農作物的營養素,更因乾淨的廁所的高評價讓遊客賓至如歸。另外,來自美國與澳洲的團隊則進行「太陽能廁所」的研究,透過集中太陽的熱量來分解糞便。除此之外,排遺必須遠離水源、訂定衛生標準等,都改善了供水與衛生條件,同時也解決了登山客排解的需要。

2006年10月24日 星期二

汽機車總量管制行不行? 共識會議聆聽官員與產業見解

作者:廖靜蕙
在機動車輛的持續成長,導致空氣、運輸品質逐漸惡化的當下,台灣應何去何從。為了探討相應對策,環保署今年辦理「您是否贊成汽機車採取總量管制?」的環保共識會議,延續15日的預備會議,22日進入第一場正式會議。會議中安排環保署官員、中央與地方交通局官員、交通政策專家、車輛產業、替代燃料產業、以及財經專家,與來自全台各地的17名共識會議成員對談,使成員對政府政策與規劃方向、產業現況、以及相關的財經問題有深度認識,以利後續會議達成適切可行的結論。
22日上午,會議安排「國家交通政策之檢討與展望」座談,邀請了環保署空保處官員莊訓城、交通部運研所官員張開國、台北市交通局官員洪滄浪、台北縣交通局副局長陳文瑞以及台大土木系教授許添本與成員對談。張開國對汽機車應否進行總量管制態度保留,認為應從大環境的需求面來看,部份成員對此並不滿意。陳文瑞面對中央官員很直接地提出地方交通建設的困境,並建議要從政策、經費、人力編制著手,支援地方交通規劃,得到成員普遍肯定。
環保共識會議成員討論氣氛熱烈當天下午「交通運具產業之未來發展」議程,則有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黃文芳、亞太燃料電池公司總經理黃林輝、益通集團副理林祺能、研發部溫士賢、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林惠忠以及政大財政系教授朱澤民與會。黃文芳強調汽車產業在台灣的佔6000億的產額,創造40萬人左右的工作機會,如今卻因空污而有如過街老鼠。朱澤民則以幽默的口氣提醒成員,政府不該贊助或鼓勵某種技術的發展,而且也不宜管制汽機車總量,最合理的方法是管制污染的排放量,加嚴汽機車排放標準,並且逐年縮小標準,以此達到總量管制的目的。

2006年10月23日 星期一

生質柴油明日之星?網友樂見 補助環保汽機車 從弱勢族群著手

作者:廖靜蕙
環保共識論壇環保署本年度在降低移動車輛污染重點工作,包括鼓勵民眾購買油電混合車,同時也積極推動車輛使用低污染燃料,包括生質柴油、酒精汽油。因此在環保共識論壇,「您是否贊成政府補助購買電動機車或環保汽車?」討論中,網友的話題也集中於生質柴油的討論。
但環保汽機車不斷推陳出新,環不環保由誰認定?網友「貨運火車頭」在「『環保汽車』種類?」討論中提出這個疑問,他認為應對這些環保汽車提出「環保資格認定」,避免在評價未定論之前,就被政府鼓勵而大量使用。
署名「海王子」的網友提及「生質燃料作物有可能變成生態入侵種」的隱憂,然而其他人則認為雖然如此,還是應該要推廣,前提是仔細評估。網友「jasonli」認為各地區應該發展自己的生質柴油,許多已經在當地落地生根的經濟作物,都可以當成生質柴油的來源。另有訪客則提醒台灣是否具備成熟的轉化技術?

2006年10月12日 星期四

汽機車是否應採取總量管制?公民意見即將揭曉 環保共識會議10月15日邀您入場!

作者:廖靜蕙
去年環保署長張國龍也親自到場聆聽共識結論報告以及成員分享參與心得。(攝影:波特曼)環保署主辦的「95年環保共識會議」將於本週日(15日)正式起跑了!20位來自全台、經挑選無預設立場的成員將針對「您是否贊成汽機車採取總量管制?」展開一系列的課程與討論。會議結論將作為環保署施政的重要方針,今年的環保共識會議並將全程開放給一般民眾全程旁聽,如果您關心此項議題,卻錯過報名機會,那麼千萬不可錯失旁聽的機會!
總量管制一向是屬「成長管理」(Growth Management)理論與實務中的一項重要方法,被視為改善市區交通壅塞以及降低廢氣與噪音污染有效的措施。近來國際趨勢還特別強調對各種溫室效應氣體的總量管制。根據環保署統計,截至2005年底,台灣機車密度為每平方公里548.88輛,係美國的21.2倍、日本的2.28倍、德國的3.61倍。龐大的車輛密度,不僅造成嚴重的環境空氣污染問題,對交通阻塞、意外事故及社會安全等均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2006年10月4日 星期三

高山型國家公園的挑戰──排遺的份量

作者:廖靜蕙
觀高乾式廁所(陳國帝研究員提供)對於喜歡登山的朋友而言,為了一睹高山美景,通常都需萬全的準備。這些準備不僅包括要帶去的東西,甚至包括如何「帶回」自己的排遺。特別是一到海拔1500公尺以上的環境,為了兼顧環境保育,更需要通盤地考慮如何不留下痕跡。
登山者的功課
玉山是東亞最高山脈,也是國內最熱門登山路線之一;每年約有4萬人次的登山客。不管從塔塔加上山或從觀高上山,皆須6-8小時以上的腳程時間,面對龐大的登山旅客,如何解決高山上的排遺問題,成了屬於高山型態的玉山國家公園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