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1日 星期二

鍾寶珠談交通建設與暖化

作者:廖靜蕙
交通政策與建設卻能影響人們交通的習慣。台灣人口密集,在移動上的需求甚切。長期以來,台灣在汽機車等私有運具上的管理,都採自由開放的態度,隨著化石燃料、能源的耗竭危機,以及產生的有害氣體造成身體以及環境的破壞,一股低碳行動的聲浪,逐漸壯大,在台灣,低碳行動成為一股新生力量。
低碳行 撇步多
提到低碳交通,馬上令人聯想到騎腳踏車,然而低碳交通撇步何其多,豈止這一項。若要細數,步行更該被積極鼓勵。低碳移動帶動腳踏車風潮,但是否真正反映在通勤移動的需要上,或者把整個城市道路視為大規模的健身場所,有待商榷;反觀成本更低的步行路權卻常被排擠,無論是匆匆走過或悠閒步行在人行道上,常須忍受攤販、停放的機踏車以及單車騎士的「叮咚」聲,並且都已逐漸合法。相關部門需全盤檢視專用道之規劃,在現有的道路上,規劃腳踏車道,可能會比佔用人行道來得積極。
此外,公共運輸系統、汽機車總輛管制、開徵能源稅、塞車稅、隨油徵稅,都在研擬的方法之列。提到公共運輸,鐵路大概是大眾的選項之一,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助理教授洪致文即為文主張面對全球暖化應以鐵路救台灣,並提及「每人每公里所消耗的能源,開汽車是搭高鐵的5倍」,「政府應以發展鐵道為重點,而不是高速公路一條一條接著蓋,這樣其實是變相的鼓勵開車。」花蓮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鍾寶珠也認為馬英九總統兌現「花東地區幸福工程」的選舉支票,不外就是給花蓮人兩條安全的路:安全的台九線(蘇花公路)與買得到票的鐵路座位。然而,台鐵行車速度已經成了公認的慢鐵,並因不斷更改行車時間、調整班次,座位在無形中減少了。無人監督、檢視如此效率的情況下,低碳效能正悄悄流失。

2008年10月19日 星期日

楊之遠剖析台灣溫室氣體減量策略

作者:廖靜蕙
北極熊深受暖化之害。(攝影:陳維滄)自從2006年《京都議定書》實施以來,「碳排量」成了人人關心的話題,任何重大工程、消費行為都要被檢視一番,是不是「造成太多二氧化碳排放」。數據會說話,「台灣2004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達2億5598萬公噸,居世界排名第20位,年人均排放量達11.26公噸,高於日、韓、歐洲各國,耗能工業排放二氧化碳、占總產業排放量之20%。」中國文化大學土地資源學系副教授楊之遠說這些數據都明顯的高於其他工業國家,產業結構調整面臨挑戰。台灣不是《京都議定書》簽約國,也不是聯合國會員,因此不受國際公約的牽制,二氧化碳也不是空污法認定的污染物,因此尚無法令管制。中國文化大學土地資源學系副教授楊之遠認為《溫室氣體減量法》應盡速通過實施,從法制面、技術面、經濟誘因及社會面著手,才能改善台灣溫室氣體排放量。
眾所矚目的《溫室氣體減量法》經行政院積極推動,已列為立法院下會期的優先法案。然此法案自2006年通過草案,至今尚未通過立法院一讀。此法明訂環保署是《溫室氣體減量法》的主管機關,但因法案牽涉到產業結構、科技發展、國家產業競爭力等,涉及交通部、內政部、經濟部、農委會眾多部門。楊之遠認為在環保署下或行政院下,應規劃國家級的溫室氣體減量執行委員會DNA(Designed National Authority),綜理《溫室氣體減量法》各項業務。曾擔任過環保署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處長的楊之遠,在環保署任內曾規劃「國家溫室氣體執行委員會」,並規劃成以下三組:

吳東傑:有機耕種,在地購買抗暖化!

作者:廖靜蕙
有機、在地,抗暖化。1970年代因對能源及糧食可能短缺而提出「綠色革命」,大片土地單一物種耕種、使用化學肥料以及農藥等,帶來大量農產品生產,卻也連帶造成生態的破壞、食物污染、已開發國家農產品生產過剩、第三世界國家則遭已開發國家之糧食傾銷、更造成農村人口外移、農村結構改變等社會問題。隨之而起的反省聲浪,以及環保意識的抬頭,賦予有機耕種豐富的內涵。綠色陣線執行長吳東傑認為「地產地銷」的有機農業型態、正確的消費,將是改變世界的溫和革命。
有機農業的價值
有機農業成為農企業急流中一股反挫力量,常常都是小蝦米等級的小家庭農場,強調自主性及作物多樣性和輪作。自主性就必須多樣性耕種,按照當地的氣候、土壤、作物「適地適作」,並且隨著季節輪替耕種不同物種作物或同時耕種不同作物的輪作來維持農場的運作。並因不使用化學肥料以及有毒農藥、利用生物鏈的關係控制病蟲害與雜草管理、妥善使用有機廢棄物成為堆肥等耕種原則,因而能涵養水質、清淨空氣達到固碳的作用。不同面積的水稻的耕種已經證實,水田的水能產生微氣候的作用,讓週遭降溫,相對地能換算成不等噸數的冷氣,對於當前因二氧化碳排放過量逐漸暖化的地球,不啻為一劑清涼錠。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直追生態道路的國外經驗

作者:廖靜蕙
道路拓寬之後,帶來的只是車流不息以及棲地破壞。 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台灣是全世界道路開發最密集的國家之一,每開一條道路,背後包含眾多的思維與論述,而往往都關於環境永續的價值。「蘇花高」大概是近期最典型的例子。蓋與不蓋,總有不同的想法支持。其實在第三代高速公路推動下,台灣道路的開發已經逐漸有了與環境共生的概念,具備永續生物多樣化條件的綠色廊道(綠廊、green corridor),在台灣逐漸普遍。而將綠色廊道發揮到極致的國家是國土面積、自然環境條件與台灣頗多雷似的荷蘭,NEN計畫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
NEN:以生態網路主導國家發展步調
提到綠廊經驗,當屬歐洲的荷蘭多年來持續進行的「NEN」(National Ecological Network)計畫最知名。1990年荷蘭政府通過了國家生態網路的政策,以補救動物棲地環境零碎化的問題,亦稱國家生態網路系統區。透過整合性網路,提供重要的生態系及物種可生存的區域,並分為3大部分:主要自然保護區 (core area)、自然復育區 (Nature development areas)和生態廊道 (Ecological Corridor),以構成全國生態綠網。景觀生態規劃的目的是為了維持或擴大生物的多樣性。並秉持4個原則:一、擴大棲地面積;二、增加棲地數量;三、減少生物移動障礙;四、改善生物棲息環境品質。此項計畫定1990年為基準年,預計於2020年為完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