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8日 星期三

【牛專題】人文‧地形篇

作者:廖靜蕙
台灣有些地名跟地形有很大的關聯。台灣地形諸多崎嶇,除了有高大的山脈之外,即使在平坦的地方也會有些小起伏,這樣的微地形影響到人們的生活,更影響到了地名的形成。例如地名中的「崙」代表山丘、「湖」指較為低窪的地方、「埔」是一片平坦的地方、「港」是靠海或傍河的地方。再加上在台灣居住的人們有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等等,他們對於同樣的地形各有不同的習慣稱呼,也因此豐富了地名的面貌。例如,「崙」和「墩」是閩南人的用詞,所以這類的地名通常都出現在閩南聚落。
此外,有些地形因酷似動物獨特的形狀而得名,例如:墾丁國家公園內的貓鼻頭像隻蹲伏的貓而得名;宜蘭外海的龜山島貌似海龜而得名;鯉魚潭為花蓮地區最大的一個內陸湖泊,因其隨侍在側的山岳狀似鯉魚而得名;台北縣鶯歌則因此地山上有一塊突出的岩石,其形狀類似鷹哥。位在新竹縣寶山鄉的虎頭山,高起的部分形狀像虎頭而得名。那麼和牛有關的地形有哪些呢?讓我們好好研究一翻吧!

【牛專題】科學‧暖化篇

作者:廖靜蕙
提到全球暖化,多年來人類將焦點集中在工業密集國家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直到近十年來,才將焦點轉移到畜牧業。而體積龐大、集約飼養的牛,更首當其衝。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006年的報告,畜牧養殖業排出的溫室氣體,超過了小轎車和越野型休旅車的排放量。紐西蘭原為《京都議定書》的模範生,卻因畜牧業而跌一跤,為此,紐西蘭甚至課「放屁税」!哇,聽起來似乎很不人道,說起來,似乎都是牛的錯。
不,這都是因為人類太依賴牛隻了,例如美國飼養的牛隻,遠遠大於國民所需,這引發了一些道德與人道關懷,因為很多貧困的國家甚至吃不到這些家畜所吃的作物呢!不過沒關係,辦法是人想出來的,專家投入研究之後,發現改變牧草品種以及打一種預防針,將可改善甲烷排放的數量;除此之外,少吃肉、減產牛隻,會是個明智的辦法!牛糞既然無法避免,能拿它做什麼呢?越來越多聰明的農人拿它來發電,額外賺了一筆錢喔!
畜牧過程中,一些會反芻的動物,如牛、羊、鹿等,牠們呼氣、放屁或打嗝,都會排放出大量的甲烷。甲烷是僅次於二氧化碳,對由人類引起的溫室具有第二大影響力的氣體。畜養每頭牛一年所排放的甲烷等溫室氣體相當於一輛汽車跑7萬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若以全球計算,10.5億頭牛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更是驚人。

2009年1月27日 星期二

【牛專題】科學‧食品加工業篇

作者:廖靜蕙
沒辦法生產乳汁的公牛,當肉牛養。2009年一開始,「牛轉乾坤」之聲不絕於耳,好像牛能帶來莫大的運氣似的。想想人類對於牛的依賴程度有多高,一頭牛可以耕田、搬運、生產牛乳;死後將它解體,製作成各式牛排、肉塊、碎肉,端上我們的餐桌;骨頭可以熬湯、磨成粉添加於動物飼料中;牛皮還能用來製作成民生用品。看看你身上有哪些地方正披戴著牛製品?全身都「有用」的牛,如果能改變運氣,應該第一個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吧?

牛的身後事

人類對於牛隻的依賴成如此之高,因此照顧牛隻上,原應更謹慎。但隨著密集的飼養環境以及低成本的飼料,使得牛隻生活在骯髒的環境,備受疾病感染威脅。為了人類各項需要,牛隻被侷限在人類的農場,密集飼養為產生肉、蛋、奶、毛皮或勞役目的的動物,牠們被稱為農場動物或經濟動物以區隔身分。牠們有五官大腦、知覺複雜而能思考,卻每天成群地面對被屠殺的恐懼及疼痛。 
當一頭牛被殺之後,首先便是包裝成牛排、肉塊;切剩的肉渣蒐集起來,加上脂肪,混合做成碎牛肉,進入食物配銷系統。牛皮在割除後,被賣給皮革鞣製公司,用來製作牛皮沙發、棒球手套、牛皮鑰匙包、玩具、書包、公事包、牛皮筆袋、皮鞋、皮箱、皮帶、錶帶、坐墊、裝潢材料、衣物、足球等產品,是價值最高的副產品。而從肉類處理加工廠出來的東西,包括了內臟(如腸子、不可食用的器官)、頭、骨、血及其他廢棄物等,全部都進入油脂提煉廠。油脂提煉廠把這些本來沒人要的廢物變成有用且有利可圖的商品,如肥皂、黏著劑、人造象牙、明膠、鞋油、釦子、香水,以及小提琴的琴弦。

【牛專題】人文‧地名篇

作者:廖靜蕙
牛是農業時代重要的主角,加上其體型輪廓在視覺上辨識度高,在台灣很多地方喜歡以牛命名喔!這反應了以農為主的農村景觀。牛對於台灣社會象徵著堅忍實幹、沉默老實等正面的意義與價值,是友善的夥伴,以牛為地方命名,感覺是不是很親切呢?看看有哪些牛地名你聽過,例如台北大稻埕的牛埔仔街?還有這一串地名,牛埔、牛埔仔、牛埔厝、牛稠、大牛稠、牛稠仔、牛稠埔、牛稠嶺、牛稠頂、牛稠溪、牛稠港、下牛稠、赤牛稠、牛欄、牛欄埔、牛欄河、大牛欄……都是與繫牛場有關連的古地名;另外,牛眠、牛埔、牛角坡、牛頭山、刣牛坑、牛氳堀、牛寮、牛角溝、牛舌埔、牛挑灣……你都能望字生義嗎?以下舉幾個以牛命名的地方,測試一下你的「牛常識」,或許你也可以加入考察牛地方的專家行列喔!

2009年1月26日 星期一

【牛專題】科學‧牧場牛的故事

作者:廖靜蕙
牧場的牛。(圖片來源:環景網)嘿,你是否曾在週末假日帶著家中的兒童,到過牧場看草場上一群群漫步吃草的牛,感覺賞心悅目;特別是看到剛學步的小牛,甚至期待抓一把草餵食牠們,口中喃喃唸著:「好可愛喔!」但是你知不知道這群牛可能不久後就成了你餐桌上的食物,而小牛可能是剛滿月正可愛,吸引遊客的目光、用來當乳牛的我以及我的族類?現在讓我來告訴你「牧場上的牛」,我們的故事吧!
我是一頭荷蘭牛(Holstein),而且是頭母牛。我的家鄉在荷蘭北部,可是你現在在台灣也看得到我,因為人類要我的奶,便把我改造成產乳動物,並且稱我為「乳牛」(dairy cow),其實沒有任何牛生來就能盛產牛奶的。雖然我們並不喜歡在炎熱的地方生活,在台灣卻有11萬頭我的同類。根據統計,一頭600公斤的母牛每年能產生6000公升以上的奶與一隻40公斤的小牛,持續約三年的時間;而養一隻閹肉牛,卻需要1.5年才能產生350公斤的肉。我們的辛勞或付出可想而知。
我出生幾小時內就永遠無法再與我母親在一起,牧場為了讓我媽媽能專心替你們產奶,我只好當孤兒;我們都是女生,並不是沒有兄弟,而是因為我的兄弟不受酪農歡迎,出生後大多面臨撲殺或當成閹牛、小牛肉飼養。在牧場上,我看不到我的父親,牠們可能在美國、澳洲、加拿大,酪農養牠們只為取精液,然後運送到台灣,透過人工授精的方法讓我的母親懷孕。聽說這樣的優點在於農民不必飼養公牛,而且能夠保證生產出來的小牛質量良好。

2009年1月25日 星期日

【牛專題】科學‧水牛的心聲

作者:廖靜蕙
【牛專題】科學‧水牛的心聲;圖片來源:台灣原畜產種知識庫。我是一頭牛,為了幫助人類了解我的重要性,進一步來說,我不但是牛,還是一頭水牛。我有一對長而向後彎曲、有如新月狀的長角,我的皮很厚、皮毛稀疏,毛色是深黑青灰色,因為我的蹄大而且平整,走在水田或沼澤時不容易下陷,因此適合在水田中工作。我的祖先是明末清初,從華南沿海一帶「移民」進來台灣,差別在於我們不是出於自願。我們只要有草就吃、身體強壯、抗病力強、性情溫和,又能適應台灣高溫潮濕的氣候;在當時農業社會,我們是主要勞動力的來源。不過這都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現在我們水牛在台灣已經越來越少見了。
我還沒一歲的時候便到了主人家中,一歲左右主人用一片鋼鑽過我的鼻孔,穿過一個環以方便駕馭我,所以台灣人有句話說什麼,要控制一隻牛就要先抓住鼻子,就指我鼻子上的這玩意兒。套上鼻環之後,我就成了「上班族」囉!
我的主人每天早早便起床到田裏去了,這時候天剛亮,田埂上只有我和他一步一步前進,有時候他會和我講話,講天氣、講米價、講農會的誰誰怎樣怎樣,然後用樹枝輕輕拍打我的背部。田裡的工作四季分明,在播種之前,要先整地,拖著犁翻土,接著幫主人以「割耙」搗碎田土,之後還用「耖」弄細土塊或等田土濕了之後踏碎石塊,使地平整,然後又拖著「磟碡」,讓我的主人以兩腳在上面前後踩踏,壓埋土塊、雜草,將田地整平成軟泥,一塊土地便成為了農地,我的主人就可播種耕田了!當稻田上軌道之後,我的工作告一段落,直到收割時期,我又派上用場了,我這時的功能就是拖著載滿稻穀的拖車去碾米,最後到農會賣個好價錢,讓我的主人家有錢支應日常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