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9日 星期二

全國造林政策 意見紛歧 民間要求審慎

2010全國造林政策會議落幕:基礎資訊不清受詬病
2010年6月29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2010全國造林政策會議28日於農委會林務局召開,此次會議就「海岸造林」、「平地造林」、「山坡地造林」、「國有林造林」以及「樹種選擇」5項主題報告,內容則由產、官、學界於會前討論出來的結論,但討論名單未見原住民以及民間團體代表。林務局長顏仁德表示,對於會議「結論」,能做的將立即進行。
圖片來源: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中華林學會為台灣林業最重要的組織之一,長期推動國內外林學及林業聯繫與合作問題,是林務局的重要協力單位。此次主辦造林政策會議,目的為協助政府落實森林保育利用,促進產官學於森林資源永續經營,推廣造林保林與森林多樣性研究。
會議著重於林木的「生產力」、「集約式管理」、「林業合作組織」,以產業思考模式為主軸。

2010年6月23日 星期三

強制徵收損民權 竹南大埔居民怒告官

2010年6月23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DSC_3007
拒馬封鎖、控制當地聯外道路;怪手長驅直入農民耕種即將收成之農地……亂象百出,乃因群創光電要用地,苗栗縣政府以「促進地方繁榮」為由,以粗暴手法徵收大埔農民土地。民眾忍無可忍,提起行政訴訟,主張撤銷都委會決議,21日首度在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開庭。此時,大埔居民也前進總統府,要向總統陳情,隨後到監察院陳情。
6月19日,大埔自救會會長陳文彬家門前擺了10桌子,辦桌拜天公。自救會會員黃秋琴帶著媒體記者,爬上會長家樓頂,讓一群記者得以看清怪手伸進良田遺留的痕跡。
6月8日起,苗栗縣政府出動員警,以拒馬圍住大埔幾戶人家的聯外道路,從那時起,當地居民外出放行,回家經過「守衛室」,必須回答自己是「住2鄰」的誰,訪客則必須說清楚,來這裡做什麼。這樣的保全措施,讓居民無言。怪手蹂躪過的農田
6月9日,縣府以「執行公務」、「整地為由」,招來怪手,一鏟一鏟推倒即將結穗的稻穀。當地住戶70多歲的陳媽媽,看到怪手開來,急著飛奔到田裡,要捍衛心血稻作,沒想到女警跑得更快,硬把她老人家架離開。陳媽媽哭了起來,「怎麼會這樣?」一票警察只是沉默,放空或各自想著心事。
「農民的專長被剝奪了,何以為生?」
一樓門口處,陳文彬家的耆老是103歲的「阿婆」,正和來自各處的支持者打招呼。阿婆在這裡住了上百年了!這棟房子矗立在這裡已成歷史,現在苗栗縣政府要拆掉這裏的房子。轉角處的新房子花了千萬元蓋起來的,蓋好一個多月,苗栗縣政府要以400萬元「徵收」,如果按照程序來,徵地之前一年必須公告禁建,但縣政府沒有禁建,還核發建照。這樣的事實讓屋主欲哭無淚。

台灣土地徵收浮濫 遠高於民主國家百倍

2010年6月23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陳錦桐攝影
台灣土地徵收有多浮濫?與鄰近的日本比較,竟然超過100倍!有多粗殘?6月9日苗栗縣政府派來的怪手鏟掉了農民的心血結晶,也剷出台灣20年來民主發展的破洞。23日一早,來自苗栗竹南大埔以及新竹二重埔的鄉親,北上總統府陳情,70幾歲的農婦忍不住痛哭跪地,拜託大眾讓她留住農地。
台灣何時變成了警察國家?
9日苗栗縣政府上百位警察包圍大埔農田,警察甚至推倒農婦。
19日二重埔自救會說明會,新竹縣政府動用了200多位警察,自救會成員說,有個教室都是警察。同日下午,竹南大埔民宅的「辦桌」,同樣來了警察,帶著錄影機肆意拍攝,記者詢問可以在民宅隨意跟拍嗎?警察答覆,怕出事。
什麼時候,在台灣辦桌,警察都要在場,保護人民安全?
政治大學教授徐世榮表示地方政府原應讓人民安身立命,而非讓人民非流離失所。他譴責苗栗縣政府濫用權力、剝奪人民財產。

2010年6月19日 星期六

當海上漂來梅花鹿──何以草菅鹿命?

作者:廖靜蕙
台東外海漂流獲救的母鹿,一天就被安樂死。照片節錄自聯合報,李蕙君攝影。台東外海漂流的梅花鹿,是美國訓練有素的海豹特種部隊?還是民眾飼養、走私丟包或墾丁、綠島復育的梅花鹿?隨著防檢局在「第一時間」人道處理──9日救起10日晚即安樂死,民眾永遠無法得知這隻海上迷鹿的來源,但除了很「人道」的撲殺梅花鹿,還有沒有其他選擇?
我們馬上就可證明這頭梅花鹿「絕對」不是美國的特種部隊,因此能上天下海,無端從海裡冒出來。因為海豹特種部隊只收具美國籍的人。那麼其他三種可能性呢?
走私丟包?
台東地檢署判定此鹿為「無主物」交還海巡署,海巡署「沒入」後將給防疫局高雄分局,高雄分局視為走私物,依據「安康專案」機制,基於防疫之由,「第一時間」結束梅花鹿的生命。
防檢局高雄分局副分局長陳宏伯說,「梅花鹿來源不明,且屬口蹄類,台灣曾屬口蹄疫區,必須以較強硬手段處理。」(引述自聯合報)

2010年6月10日 星期四

現在就保育白海豚 學者:應啟動禁漏原則!

2010年6月9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中華白海豚。圖片來源:munch環保署昨(9日)下午召開國光石化環評專家會議,討論「中華白海豚」保育議題,台南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院長鄭先祐表示現在不能只談研究,要立即保育,並且啟動「禁漏原則」,國光石化應提出證據證明對白海豚沒有影響。「最好的保育措施就是『零方案』」,他建議國光石化開發「予以擱置不要再審」。
「現在不是講學理的階段,對生病的人,你不會說再研究看看。」鄭先祐也是國光石化白海豚專案會議的委員,他認為白海豚保育,應採禁漏原則(precautionary principle),簡單的說就是不能有任何「萬一」發生,100%的防止錯誤發生。
台灣有好幾次啟動「禁漏原則」的例子,SARS時封鎖和平醫院,口蹄疫、禽流感撲殺豬、家禽都是。啟動「禁漏原則」須經嚴格評估,鄭先祐認為台灣西岸的中華白海豚極度瀕危,就該啟動這個機制,任何可能傷害白海豚的行為,都須證明不會有影響;國光石化要提出開發行為不會影響白海豚之證明。

農友毒鳥誤觸野保法 非戰之罪?

推廣友善環境的鳥害防治 農友需更多資源
2010年6月10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農田鳥害是農民頭痛的問題之一,然而,撲殺鳥類並不能解決問題。近日,台中縣大雅鄉林姓農民即為了保護收成而稻穀浸毒殺百餘鳥,誤觸野生動物保育法。面對農田鳥害,各地農友都發展出地方知識,而非侵入性的防治方法,為其共識。阿罩霧文化基金會專案總執行孫崇傑即建議,農友可加入當地的農友組織,經驗交流取得解決策略。
大雅鄉林姓農民農地上,遍地鳥屍,怵目驚心。林姓農民表示,鳥害影響收成,不知毒鳥會觸犯法律。
類似的事件也造成去年官田水雉大量死亡。水雉保育區周邊的農田,農民為了解決鳥害,以毒穀遍灑農地,啄食的鳥類包括花費千萬,得國際保育組織口碑的保育成果水雉。
毒鳥的事件是否很普遍?記者電訪農友,表示這種情形很多。記者又電訪台中縣農業改良所農民服務專線,轉介到水稻組,呂姓助理研究員表示毒鳥是(解決鳥害)「其中一種」方法,對於農民遭遇鳥害問題,試過各種方法還是無效,農改所會怎麼做?呂姓助理研究員表示沒有接過這類案件,建議找「防疫局」。

海洋日話海洋:愛海三部曲 親海、知海、愛海

2010年6月10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東北角龍洞灣。台灣除了南投縣不靠海,其他縣市都靠海。但是你有多久沒看到海、聽到海的聲音、品嚐海的味道了呢?
回答不出這個問題或許很正常,台灣除了南投縣不靠海是從地圖上看到的,事實上,台灣自然海岸僅剩不到原來的一半,台灣人民對海的印象,恐怕沒有消波塊來得具體。因此才有學者嘲諷「台灣不靠海,靠消波塊」。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則認為有因可循,而建立海洋文化,要先讓人民愛海。
台灣50%以上為非自然海岸,隔絕了人民與海;此外,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怕「共匪」渡海來台,實施戒嚴,沿海設防,不讓人民靠近海,因此台灣人民對海洋陌生,成為一個怕海的國家。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鄭永常也說,政府的政策是造成人民對海洋陌生的主因。然而,現今兩岸政治氛圍較友善,政策應朝向讓人民更樂於親近海洋。

2010年6月9日 星期三

救白海豚就是救海洋──林務局 、漁業署責無旁貸

2010年6月9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圖片來源:彰化環保聯盟台灣近海獨立種群的中華白海豚保育速度夠不夠?成大生命科學系教授王建平表示,民間發起的國民信託方式,認股買溼地,引起大眾的關心,關心越多、研究越多、數據越多,政府好做事;對白海豚保育有加分效果。而白海豚保育的不二法門就是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野保法)劃設保護區,阻止一切開發造成的威脅。
白海豚是大型海洋哺乳類動物,無法像陸上的小動物可以圈養,因此無法復育,只能趁現在還有機會時,積極保育。而保護白海豚就是保護棲地、劃設保護區的議題。
科學數據救白海豚 研究須加快腳步
王建平表示目前白海豚面臨環境威脅以及淡水資源不足的問題,而白海豚棲地範圍大,一般認為從苗栗通宵到台南北門都有迴游、覓食以及育幼活動。他強調要以科學說服政府,行政要依據科學證據,「如果無科學證據如何經營管理?」因此相關的研究要加緊腳步,加強種群活動情形、生態資源以及棲息地的調查。

2010年6月8日 星期二

治水關鍵在於水價──NGOs河川會議凝聚治水新思維

2010年6月8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2010年全國NGOs河川會議上周末(5、6日)於宜蘭大學展開,全台上百位NGO團體以及政府代表參加。包括宜蘭縣長林聰賢在內的幾位政府部門代表亦蒞臨致詞,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理事長林朝成表示,此次規模是歷年來最盛大的。而在「台灣水利資源開發利用新思維」討論中,水價意外地成為主角。
八八水災之後帶給台灣極大衝擊,治水更成不可避免的課題。面對不可避免的暴烈氣候及豪雨,以往的治水思維必須調整改變。林朝成表示,以往的河川整治,未對極端氣候及國土資訊充分掌握,應重新反省改變。本次會議著重河川治理、整治的共識,包括治水、水資源以及水污染等重要議題。
水利署掌握台灣水資源運用管理等重任,也是工程部門。此次有20幾位公職人員參加,署長楊偉甫以及副署長楊豐榮也都全程參加。楊豐榮致詞時說,工程只保護一定規模的災害,保護環境、資源才是永續之道。林聰賢致詞時表示,「治水是險峻的功課,不能只從工程手段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