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

【世界鯨鯊日】澎湖、屏東最具鯨鯊生態旅遊潛力

2013年8月30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鯨鯊。圖片節錄自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紀錄片〈鯨鯊要回家〉。2008年開始,鯨鯊有了專屬的日子:8月30日。2008年,國內正式禁止鯨鯊捕撈、販賣、持有及進出口鯨鯊。5年來,學者透過研究鯨鯊洄游路線頻率,找出台灣發展鯨鯊生態旅遊熱點,屏東與澎湖最具潛力點。
透過台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副教授莊守正指導的碩士班學生論文,調查台灣全島可能的熱點,初步發現,西南部沿海,包括澎湖等地是熱點。宜蘭蘇澳、東澳一帶,雖然鯨鯊出現的頻率高,但是海流強,較不利於搭船出海賞鯨鯊。
莊守正表示,除了立法保護以外,有些國家嘗試發展「鯨鯊生態旅遊」(像是「與鯨鯊同游」為主題的生態旅遊)來增加經濟收益,以減低對漁業的衝擊。最早發展這項事業的是澳洲,1993 年在尼加魯水域成立海洋公園,屬於澳洲海外領地的聖誕島也開始發展鯨鯊相關的觀光事業,每逢珊瑚礁產卵前後,鯨鯊就會聚集;台灣也須找出類似的規律,藉以發展生態旅遊。

2013年8月29日 星期四

雙‧紅葉開發溫泉觀光 族人憂部落文化反滅絕

2013年8月29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烏來、泰安、知本這些知名溫泉景點,原為原住民傳統領域或保留地,透過「都市計畫」變更為特定區,一步一步轉變為觀光風景區,在缺乏共管機制下,欠缺原住民傳統生活以及文化保護思維,讓台灣珍貴的文化多樣性不斷消失。最近位於台東縣延平鄉的紅葉部落也面臨土地變更,部落以知本溫泉為借鏡,堅決反對特定區抹滅部落文化。
台東延平鄉紅葉部落特色建築。(munch攝)
不過,對部落影響深遠的計畫,族人的參與卻很有限。

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

農田生態系健不健康 看蜘蛛就知道

蜘蛛好威Ⅱ:農田免費長工 監測生物多樣性
2013年8月28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長腳蛛。(攝影:陳漢卿)農田生態系肩負著養活人類的任務,也提供氣候及水質調節、防洪等重要的功能。營造健康的生產環境很重要,但要很快了解農田裡的生態系健全與否,哪一種生物最具代表性?花蓮農改場副場長范美玲經過3個水稻田期作研究調查,選定幾種物種,尤以肉眼辨識度高的蜘蛛最優。

健康的農田招募免費長工

常住在水稻田的蜘蛛,只需提供食宿,就能全年無休打理蟲害。早期農田常可見蜘蛛在田間結網,幫忙農民捕食有害農田的昆蟲,清早當農田巡田最容易看到網狀珍珠掛在稻田中(蜘蛛網與露珠交織而成);後來因農藥盛行,曾出走很長一段時間。現在,友善環境的農耕方式,再度邀請蜘蛛來田裡打工。
有機農業強調健康、生態、公平以及謹慎等原則,台灣雖然有有機認證,但往往缺乏生物多樣性保全的思維,部分有機資材雖符合驗證,可用於有機農法,卻不見得有利於生物多樣性。例如用來抑制福壽螺的苦茶粕,就可能影響水田中的蛙類。即使農民知道生物多樣性保全的重要性,卻苦無方法監測所使用的農法是否都能顧及生物多樣性。

2013年8月26日 星期一

抗議陸資一條龍、BOT傳統領域 邵族全體總動員

2013年8月26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陳錦桐攝影
世居日月潭的原住民族邵族,今首度總動員,約70名族人,放下日常工作,搭3個多小時的巴士,北上行政院請願。他們的傳統領域,未受《原住民基本法》保護,反而在法務部解釋下,眼睜睜的看著祖先留下來來的土地,一塊塊BOT出去,給財團、港資;政府承諾的復育園區仍無下文。他們要求行政院,重視原住民基本法,完成核定的復育區計畫,在此之前暫停所有的開發計畫,確保邵族安身立命之地。
邵族的女祭司進行驅逐惡靈儀式。
立委田秋堇指出,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將邵族傳統領域以BOT方式興建向山大飯店,由港資入場,只為了讓陸客的旅遊一條龍,肥水不落外人田。拿原住民的傳統領域去交換無助於部落永續發展的開發建設。

美濃設立保護區爭議多 林農傾向維持現狀

2013年8月26日高雄訊,廖靜蕙報導
台灣第二座國家自然公園是否再度落於高雄市,可行性評估下個月9日即將送進營建署國家公園委員會審議;而林務局也在昨(25日)舉辦說明會,向當地林農分析黃蝶翠谷劃設為「自然保護區」或「國家公園」對林班地承租戶的影響,與會林農皆表示希望能維持現狀──不要劃設保護區。
美濃雙溪。
黃蝶翠谷劃設保護區,究竟要設立為林務局主管的「自然保護區」、或營建署主管的「國家公園」,爭議越演越烈──自從地方民間團體發起成立國家自然公園之後,林務局也積極尋思劃設保護區的可能,打算依據《森林法》將屏東林管處管轄之旗山事業區46~52林班地劃設「黃蝶翠谷自然保護區」,也已完成相關調查報告。而高雄市政府希望爭取設立為國家自然公園,規劃中的國家自然公園林班地,幾乎與林務局重疊。只是,不論最終如何定案,目前這1300多公頃的承租地上有將近800戶林農,他們的權益將面臨那些改變?資訊不足不知該如何取捨何的難題,卻未被重視。
說明會中,屏東林管處整理「設置《美濃黃蝶翠谷自然保護區》或《美濃國家自然公園》含括林班地範圍及承租戶之補償序位比照表」,其中顯示,在自然保護區的林班地退租補償有優先以及一般程序之別,每公頃補償金額至少30萬;自然保護區將有310公頃土地須進行補償,以劃設面積中的承租地計算,總金額約9300萬。

2013年8月23日 星期五

台灣蜘蛛估計逾千種 但基礎研究嚴重不足

蜘蛛好威Ⅰ:基礎研究不足 永續利用無望
2013年8月23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你知道會吃蟑螂就是一般人稱為「旯犽」的白額高腳蛛嗎?電影蜘蛛人用雙手射出蜘蛛絲,事實上蜘蜘是以位於腹部的「絲疣」吐絲……台灣已知的蜘蛛共有450種,但推估可能到1000種。農委會特生中心昨(22日)揭開蜘蜘不為人知的面貌,證明蜘蛛的多樣性,但也指出國內基礎研究還不足,有待投入更多研究。
常見的白額高腳蛛,俗稱「旯犽」,其實是滅蟑的好幫手,而且牠並不會爬到人身上。(圖片來源:特生中心)

蜘蛛絲力量大  人類也要學

提到蜘蛛,讓人立即聯想到織網的能力,蜘蛛絲的主要成份是蛋白質胺基酸,在腺體內呈液態,為了網住昆蟲,輕薄的蜘蛛絲必須耐得住昆蟲掙扎衝撞,這樣的能力,也被國際間研究使用在外科醫學上所需要的線材,以及用於防彈衣原理,這些都是蜘蛛帶來人類的點子。
此外,蜘蛛是標準的「肉食主義者」,以陸域無脊椎動物為主要食物,同時也是許多脊椎動物的食物來源,對生態系的平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國際間正嘗試著利用此特性應用於生物防治,以天然的方式控制農林害蟲。

2013年8月22日 星期四

護抱卵蟹媽媽 台26道路管制「5分鐘 護蟹一生」

2013年8月22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毛足圓軸蟹抱卵母蟹即將上路前往海邊,途經台26線省道時,請用路人暫停5分鐘!(圖片來源: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立秋之後,螃蟹降海釋幼的季節也到了,為了保護陸蟹媽媽抵達海邊釋幼,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與民間保育團體推動「5分鐘,護蟹一生」措施,在台26線香蕉灣路段及砂島路段進行動態道路管制,提醒用路人經過時,以實際行動守護陸蟹。
墾丁國家公園區內,因台26線切割,造成部分物種棲地破碎,而每年都需到海邊釋幼的陸蟹,更直接受到衝擊,好幾個夜晚,當車輛疾駛而去,一個小心翼翼的黑影瞬間消失變成碎裂飛散或模糊難辨的物體。這樣的情境不斷的重複上演,若未加以保護,恐影響陸蟹種原庫多樣化。
墾管處經過幾年陸蟹調查,標示出台26線幾個路殺情況特別嚴重的地點,以及遭路殺嚴重威脅的物種,而擬出護蟹計畫,以台26線省道旁棲地主要物種毛足圓軸蟹以及印痕仿相手蟹為主要對象,在牠們每年降海釋幼時間,也就是農曆7~9月15、16、17日入夜後兩小時,在39.5k至40k(香蕉灣路段)及41k至41.5k(砂島路段)進行交通管制。

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邵族傳統領域屢遭開發 921災後復育卻延宕

2013年8月21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邵族的女性長輩,頭帶著以ribush a tamuhun編織成的頭冠,身穿傳統服飾北上陳情。這些獨特的文化原應保護保留下來,但921之後,政府說好的復育區,卻因南投縣政府刁難,無法進行。昨(21)日上午,頭戴邵族傳統頭冠,身著傳統服飾的女性長輩,出現在立法院。921大地震至今14年,政府說好的復育區,至今無進度,而當地的開發一件件,族人憂心生存以及傳統文化無以為繼。族人一早出發前來陳情,要求政府兌現計畫,讓人數僅剩700人左右的邵族有立足之地,不要成為風中傳奇。
921大地震後,邵族人勉強從伊達邵2公頃土地立足,多年後行政院好不容易於2008年3月通過核定「邵族文化生活復育園區實施計畫」,至今卻處於幾近未執行狀態。這幾年,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不斷提出開發案,尤以引入港資中資的向山大飯店BOT案,卻未與部落族人討論,部落堅決反對。

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

台灣首例 宜蘭推《有機農業自治條例》

2013年8月20日宜蘭訊,廖靜蕙報導
宜蘭縣長林聰賢參加小農聚會,並表示縣府將以自治條例推動有機農業。為了維護宜蘭縣好山好水特色,宜蘭縣政府推有機縣,不但行政總動員,並於15日召開第一次「宜蘭縣有機生活推動委員會」,預定11月送「促進有機農業自治條例」草案進議會審查,有望成為全國第一個以自治條例推動有機農業的縣市。宜蘭縣長林聰賢表示,將從消費者以及飲食教育推動健康生活;而有機不只是農業生產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態度。
宜蘭縣具有發展有機農業的絕佳條件,除了位於平地的利澤工業區之外,沒有其他的工業區。林聰賢指出,上游水源從山上即無工業區污染,最適合發展有機農業;若能從山上開始推動有機農業,也會帶動整個平地的農業生產。
優質的環境也吸引一群以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務農的小農,農忙之餘,不忘定期聚集學習、討論務農點滴,並成立「守護宜蘭工作坊」。林聰賢即於上周五(16日)參加小農聚會時釋出相關訊息。

2013年8月16日 星期五

南方四島擬納入國家公園 居民:計畫書看不懂 應暫緩審查

2013年8月16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澎湖南方四島中,東吉嶼之空照圖。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積極規劃成立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相關行政程序也跑得差不多了,今日將提交計畫送國家公園委員會審議。當地居民得知此事甚感訝異,認為未告知計畫內容,就要劃入國家公園。為此,東坪村與澎湖在地民間團體海洋公民基金會緊急發文,要求暫緩審議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計畫書。
澎湖南方四島海洋國家公園為台灣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自2010年起計畫籌設的國家公園,以澎湖縣東吉嶼、西吉嶼、東嶼坪嶼以及西嶼坪嶼等四島及周邊島礁與海域為計畫範圍。目前已經完成多場地方說明會,海管處處長楊模麟在幾次說明會上表示,澎湖南方四島海洋國家公園以「東、西嶼坪」及「東、西吉嶼」的雙核心發展構想,規劃成為「文化與生態」的領航島嶼,並以創造「資源保育」、「當地民眾(漁民)權益」及「區域發展」三贏為目標,發展定位以兼顧生態資源及人文地景的整體性、經營管理之適宜性並維護當地民眾(漁民)權益之合理性與永續性為原則。

2013年8月14日 星期三

拼觀光 那瑪夏擬納入阿里山景區 南沙魯不同意

2013年8月14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南沙魯反加入阿管處。(圖片來源:莫拉克新聞網)八八風災至今已4年時間,部分原鄉重建仍持續進行中。這兩年劃入高雄市的原那瑪夏區(鄉)公所近日則積極奔走,希望透過加入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爭取觀光能見度,並舉辦3場地方說明會,只是居民反映迥異。其中尤以南沙魯里反對立場最鮮明,當地居民李長榮認為,路通了遊客就會來,發展觀光不須加入國家風景區。
那瑪夏公所最近舉辦3場「那瑪夏區加入阿里山國家風景區說明會」,揭示加入阿管處的決心。那瑪夏區公所表示,加入國家風景區,是考量八八風災受創嚴重,產業及運輸不振,希望透過一些方式復興產業。
依據鄉公所簡報指出,納入阿管處的優點包括:建設多、遊客多、補助多以及節慶活動多等多項利多。區公所表示,那瑪夏區每年經費預算1100萬,十分有限,再加上重建速度緩慢,為了加速重建速度,區公所一方面爭取市政府協助農業產銷,另方面則尋求加入國家風景區,希望引入資金協助觀光產業重建,加入國家風景區是為了爭取觀光重建的經費。

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一生必走訪 台灣十大地景票選中

2013年8月13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除了連鎖百貨公司、超高摩天樓,這些複製的人工建築,一生中應親自走訪的目標還有更多選擇!林務局「台灣十大地景」票選,提供民眾更多走訪景點的口袋名單,15日起上林務局自然保育網,選出你心目中最具魅力的十大地景,還有可能獲獎!
台東有6處特殊地景入列,圖為具國際級景觀的利吉惡地形。(圖片來源:林務局提供)
澎湖玄武岩、苗栗三義火炎山、屏東阿塱壹古道海岸、宜蘭龜山島,民眾耳熟能詳的地點,只要提到這些名稱,腦袋依稀可浮現輪廓形象,魅力就來自於獨特的地景、地質、資源,已深植於常民印象中。其實台灣還有更多類似的地景,只有當地人才能了解,如基隆暖暖壺穴、高雄十八羅漢山、台東利吉惡地、金門田浦、馬祖一線天與烈女義坑等,非得到當地才能體會其魅力。

2013年8月8日 星期四

保育團體聯合聲明:減少對野生動物的偏見

2013年8月8日台北訊,廖靜蕙整理報導
殺了鼠輩,牠們族群恢復能力很強,卻會大傷誤食帶毒鼠類導致死亡的猛禽,長久下來,讓生態更不平衡。面對這一波狂犬疫情,台灣民眾生活、情緒受到影響,部分縣市出現捕殺野生動物之聲,讓多個保育團體罕見地聯合發表聲明,呼籲社會理性面對疫情,對於政府多年來政策缺失盡速補全,避免公眾因誤解、偏見傷害野生動物,讓台灣生物多樣性保全更加艱困。
台灣猛禽會提出基於猛禽保育及永續生態的立場,呼籲相關單位在防疫的過程中,能夠推行對環境友善的政策,以避免對猛禽及生態系造成無法抹滅的影響。
猛禽會指出,毒鼠藥的濫用不只會毒殺鼠類與錢鼠,也會對其他猛禽與肉食動物造成嚴重的傷害。鼠類與鼩鼱(錢鼠)族群雖被毒害,但短時間內就可恢復族群數量,毒殺無法發揮實質的效用;但是間接受害的猛禽或石虎這類食物鏈頂端的消費者,卻需要極長的時間才能恢復,形成小型鼠類的大量滋生,上一層的消費者卻無力因應,而對脆弱的生態系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鼬獾疫情啟示錄】輕忽野生動物流行病監測 人類付出健康代價

2013年8月8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目前鼬獾是台灣食肉目野生動物族群量最大、分布最廣泛的物種,但卻往往淪為流行病的受害者。(圖片來源:特生中心)國際上已發展出「保育醫學」的概念,強調生物圈共同的健康,但台灣卻無感於保育醫學的重要性,直到近日因狂犬病疫情席捲全台,公部門不但要因應每日湧入的疫情資訊,民間各種言論以及要求更讓防疫工作手忙腳亂。近日迫於社會壓力,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不得不倉促提出野生動物疫情監測計畫。
台灣研究野生動物流行病學的學者非常少,都靠生態學者以及獸醫學者合作,自籌經費致力於實務工作。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所博士後研究陳貞志,剛從加拿大完成野生動物流行病學博士學位,正好在這一波狂犬病疫情派上用場。面對這波疫情,他建議應釐清野生動物族群在這次事件中的角色,避免錯誤判斷影響防疫。因此,最好能積極進行野生動物狂犬病流行病學調查。

2013年8月6日 星期二

學者:生鮮廚餘寧願進焚化爐 也不願給蚯蚓吃?

地底下的生態戰役:Ⅱ人、蚯蚓與土地的疏離
本報2013年8月6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蚯蚓是有機堆肥的第一把交椅,省電省能源!每天進貨量達上千噸的中央果菜市場,因運輸過程受折損、外表不佳而淘汰掉成為廢棄物的生鮮果菜,每天逼近百噸,這些廢棄物每天送進台北市政府環保局管轄的焚化爐銷毀,製造甲烷、二氧化碳等。學者早已提出建言仿效雪梨奧運,讓蚯蚓當長工,可一舉三用,可是政府部門卻互相推諉。學者感慨生物多樣性目標永續利用,到了台灣就只剩下吃這個目的!

生鮮廚餘不給蚯蚓卻進焚化爐

蚯蚓是分解者,可以分解掉人類生產的有機垃圾,使其變成無機物,供植物再利用;富含腐殖質的糞土更能供應植物生長所需的養分。
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陳俊宏指出,雪梨為了辦奧運,養了上億條蚯蚓,目的就是解決大量旅客湧入、飲食所產生的生鮮廢棄物,這些廢棄物含水量高,沒辦法燒,也沒有那麼多地方掩埋,所以就利用蚯蚓把那些東西吃掉;北京奧運也用同樣的方法解決。

南美種壓境 本土蚯蚓處境艱難

地底下的生態戰役Ⅰ:外來種蚯蚓的威脅
2013年8月6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黃頸蜷蚓。(陳俊宏研究團隊提供,莊淑君攝)提到蚯蚓,一般人立即聯想到與土地的關係,而且以為只有一種。其實台灣也是蚯蚓多樣性的國家,根據台大教授陳俊宏初步估計,台灣蚯蚓約有200~250種之多,不過缺乏長期調查監測、族群分布以及消長資料,連保育都沾不上邊。特別是,來自南美洲的黃頸蜷蚓壓境,本土蚯蚓更難有立足之地了。
我們以為地底下好好的生長著蚯蚓,其實很多地方早就沒有蚯蚓了。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陳俊宏指出,棲地破碎、使用化學資材的農業、勤奮的農民、土地污染,都讓蚯蚓走投無路,彷彿這樣還不夠,強勢的外來種黃頸蜷蚓,更壓迫本土種蚯蚓棲地,只能瑟縮在土地角落。

2013年8月2日 星期五

保護柴山基因庫 壽管處推浪犬街貓絕育安置

2013年8月2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壽山一角。狂犬病疫情雖未證實犬隻感染,全台恐犬情結卻持續加溫。營建署下幾座國家(自然)公園以及中高都會公園,再三強調四不一要,呼籲民眾自律,防範疫情人人有責,不過對於園區內的流浪犬貓,也提出安置方法。位於高雄市市區的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則採取與民間合作、兼顧動物生存權的方法,以捕捉、絕育、收容的方式安置園區內的流浪犬貓,杜絕野生動物與犬隻狂犬病毒交流的機會,又能尊重動物生存權。

棄養問題顯示城市性格

柴山粗估約有400~500隻流浪狗,之前高雄市政府雖編列預算進行TNR(英文trap捕捉、neuter結紮、release放養的縮寫)人道減量,不過將流浪動物絕育後回到原地安養,必須有人餵食、等到犬隻自然老死,短期內無法達到減量效果;再加上民眾餵食、棄養行為無法戒斷,絕育無法普及,因此仍常有小狗出生,數量不減反增。

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

向山BOT環評初審過關 傳統領域開發再添一樁

2013年8月1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向山觀光旅館BOT案。(網路截圖)由港資投資的日月潭向山旅館,因位於邵族傳統領域,幾次環評專案小組審查都提到必須依據原民法取得邵族同意方可進行。前(7月30日)第5次專案小組審查,在一片平和中通過初審。
經記者事後了解,所謂的取得卲族同意乃立基於地方說明會的會議紀錄,當記者索取文字資料時,開發單位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必須詢問開發商仲成公司。邵族部落委員石慶龍不認為邵族已同意開發,只是政府無誠意溝通,抗議只是浪費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