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

「海稻米」紀錄片首映 訴說土地難解習題

2013年10月4日花蓮訊,廖靜蕙報導
吹著海風,聽著海浪唱歌長大的海稻米,隱含著豐濱港口部落族人殷切的期待。多年來因為農業凋零而沉寂的土地,隨著復耕的腳步,逐漸回復兒時記憶中金黃色稻穗,辛勤耕作的農人複雜的感受無以言喻,如今都化為豐收的期待。然而在秧苗旁邊,仍豎立著賣地的旗子,復耕能不能讓海稻米代代傳承?新片《海稻米的願望》昨(3日)在花蓮鐵道文化園區首映,導演王亞梵透過拍攝族人復耕的過程,詮釋對家鄉部落發展的期許以及土地難解的習題。
位於豐濱石梯坪的水梯田,兩年來在當地復耕團隊努力下恢復海浪拍打稻浪的獨特景色,也為地方產業奠基。(圖片來源:林務局)

海稻米勾勒部落發展圖像

港口部落之前就是生產稻米的地方,卻放任2、30年時間,任其荒廢;現在土地又有了金黃色的稻穗,王亞梵說,如果不問,農民們不會說出自己的感受,看到這一片土地恢復水梯田,「我想他們心中一定很感動,但是他們沒有說出口,就是埋頭一直做。」

復耕團隊對於未來會如何都不知道,只知道復耕的成果不希望被毀掉。「明明已經復耕了,卻還是在賣地;在秧苗的旁邊插上『售』字賣地。」王亞梵對此十分憂心。
他希望海稻米的生產能成為一個示範,讓族人感受到雖然種米賣沒多少錢,但做這件事是不錯的,可以恢復土地原來的樣貌,可以發展部落具特色的溼地產業,如種植輪繖草用來編織、種植大葉田香草來製茶、種植糯米來釀酒以及水稻餵養族人及萬物。如果做得起來,可以影響族人,留在部落的人也有事可做。

部落發展 減緩行車速度

王亞梵說,剛回到家鄉時,還沒有這項產業,當地十分冷清,頂多只有民宿業者;這裡經過的車輛,行車速度很快,一下子就開過了,即使做生意也賺不到錢;復耕之後,透過媒體報導,駐足的旅人逐漸增加,常常看到人群在田裡拍照,這是以前沒有的景象。
因為復耕、農夫市集的成立,帶來一些人潮,這些發展是部落所樂見的,希望透過這個過程,讓賣地的情形可以不見了,族人認同土地不要輕易出賣。王亞梵鼓勵旅人,除了拍照留影,也能為此地多留點時間,和當地人聊聊,了解這地方發生的事情。

用影片傳達土地關照

水梯田復耕讓族人心有戚戚焉。(圖片來源:林務局)這是王亞梵第一部片,開啟了執鏡生涯,是他成長過程中的轉捩點。回到部落透過很多方式了解這地方,都覺得不適合,也曾想過算了離開吧,在家鄉不可能穩定。透過水梯田復耕,自己拿起攝影機,透過鏡頭才找到意義,並且強迫自己去做出成果來。「拍片是一種媒介,可以了解吸收很快。」以前不懂怎麼了解自己的家鄉、土地,回花蓮之後才真正展開這段認識之旅。
一開始拍片,看到族人復耕過程的辛苦,而他則因拍攝、怕遺漏,一直站在比較遠的地方做紀錄,沒有太多互動,而自覺沒能幫上忙;後來他理解到,自己能幫上忙的就是紀錄,拍攝影片讓大家認識海稻米復耕的故事。
《海稻米的願望》也成了王亞梵跟外界溝通土地觀念的工具。他希望大家看完片子之後,可以聊聊土地的議題,包括土地利用、建物快速成長、開發觀光等種種的現象。希望大家可以親身經歷與土地的連結,他說,之前曾在東興勘景,想到此地拍攝影像,前幾天經過,已經冒出一棟房子,原本是草原的地方,卻有怪手在一旁挖草皮,填水泥蓋房子,當下讓他想落淚。自己周邊的土地變化這麼快,原本可以生產糧食、發展產業的土地,卻被水泥填平。
經過兩年半的復耕,海稻米產量已逐漸穩定,今年收成已全數賣完,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水梯田復耕發起人舒米如妮表示,明年除了生產水稻,還要留一部分土地進行育苗,一部分種植糯米釀酒,增加產值。他希望透過生產就能自足,不須仰仗政府補助。不過,水路修繕仍是一大挑戰。

生產兼具生物多樣性是道德議題

《海稻米的願望》10月4日在花蓮首映。首映會現場,包括行政院東部聯合辦事處、農委會水保局花蓮分局、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豐濱鄉公所等單位都派員參加。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處長吳坤銘表示,濕地恢復讓很多野生動物都進來了,部落族人也加入復耕,讓海稻米全國聞名。豐濱港口部落水梯田復育的故事,也讓附近靜埔、磯崎的社區效行加入,目前復耕面積約12公頃,明年預計還會增加3公頃。台灣的保育工作,全國人民都有責任,透過生態電影激發民眾對生態保育的認知與行動。
花蓮文化局局長陳淑美致詞時表示,每一天全球物種都面臨快速滅絕的處境,生物多樣性保育議題是迫切性的議題,也是道德、生存的議題,應嚴肅以對。他肯定林務局生態電影節以及所代表的保育價值,認為生態保育是全國人民都該做的事。稻米產業是花蓮重要的文化象徵,兼顧生物多樣性的海稻米,未來也將列入行銷宣傳。
農委會農糧署東區分署長王長瑩接受採訪時表示,東區分署關注花東農作物產銷以及在地農業發展議題,未來將持續協助土地媒合,說服老農將土地出租讓有意願復耕的團隊。
《海稻米的願望》--為海稻米守護土地
海稻米的願望劇照。(圖片來源:林務局)位於東海岸石梯坪12公頃的水梯田,因灌溉水源偏遠,維護不易加上人口外流,這片土地長達20年未耕作,已逐漸荒廢或陸化。2009-2010年透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補助花蓮縣執行的劣化地復育計畫,將原水路以經濟且環保的方式重新將水源引進,石梯坪地區的水梯田濕地生態,將逐漸演替成形,湧出源源不絕的生命能量。
片中詳實記錄石梯坪水梯田的濕地生態復育過程,包含生物多樣性的發展與濕地物種進駐與演替等;並記錄部落居民重拾這塊葹地後的互動方式,包含對待土地的良善態度、回復傳統「自然農作」與「零農藥」的耕作過程、濕地扮演部落野菜市場的傳統角色,以及藉由這塊濕地找回部落的傳統生活智慧等多元面向,並且也將忠實呈現水梯田濕地的復育對港口部落所產生的影響與改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