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4日 星期五

護樹公民勤做功課 老樹列文化景觀推手

2014年2月14日宜蘭訊,廖靜蕙報導
台灣首例老樹群登錄為文化景觀,獲得審議委員一致通過的關鍵,在於提案資料的完整性,證明樟樹群和當地歷史文化的關聯性。背後孜孜矻矻做功課的人,是從小住在宜蘭陽明醫院附近的楊國銓,因無法坐視老樟樹遭移植的處境,決定為老樹挺身而出,以公民一己力量,努力做功課護樹。
宜蘭醫院老樟樹。
如果,你一時不知道該用什麼名姓稱呼我們,那麻煩你記得,我們正是整個醫院和這座城市的肺葉,緊貼護佑這個城市的心臟。──吳敏顯《群樹遺言》
去年9月作家吳敏顯《群樹遺言》驚醒了現年47歲的楊國銓,從他住宅後面的窗台望出去,樹冠層已然一片樹海的老樟樹,就要為8米寬的開路計畫移植。宜蘭市公所連斷根移樹工程都發包了,搶救樟樹群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全力以赴,或許還有成功的機會。
這個念頭讓他展開一段護樹之旅。

一定把你們留下來!

「都市發展的過程中,已失去太多東西了!」楊國銓還記得國小3、4年級時,因醫院擴建而失去大部份樟樹,11棵老樟樹因在道路計畫內保留下來;只是物換星移,當時開路的需要,已經不符合現實。「當一些足以證明過去歷史的痕跡都消失之際,只留下有人拜的廟,難道這就是舊城文化的意涵?」而樟樹群見證了日治時代以降的醫療空間歷史,也陪伴了求診的病人及居民,早已是舊城文化的一部份。
楊國銓描述第一次到醫院為老樹拍照的心情,一棵一棵老樹,掛上寫著「地上査估物 X號」的標示,有如即將被處死的囚犯般。當下決定,「一定要把你們留下來!」
老樹移植標記。
他自製寫著「 一人一通電話 搶救百年老樹 反對斷根移樹」的白布條,掛在房外面對醫院的牆壁,讓路過的人都看得到;自費印製資料,發動街頭連署,要求連署者留下姓名和地址,證明確有此人,作家黃春明也加入連署。
楊國銓自製巨大白布條。

珍貴老樹已然歷史空間

他認為這批樹群已有相當規模,應具備老樹保護的資格,於是他著手訪談附近耆老,了解老樹存在的年代。10月初,樹保委員會審議當天,楊國銓雖非提案人,仍帶著自己整理的資料與會,農業處的人請他把資料提供給現場的審議委員。現勘時有位委員提到,這些老樹不但珍貴,而且已然是「歷史空間」,讓他恍然大悟,於是尋思以文化資產概念保存的可能。
6000多人加入連署,也讓縣府不得不關注此事,副縣長親自召開溝通協調會,楊國銓提議改以人行步道,步行或單車都可行,獲得支持。

化身文史工作者

申請文化資產保護對一個非文史工作者來說是一大考驗,抱持著不屈不撓的精神,楊國銓開始收集宜蘭舊城的史料。他以一張1934年日治時期的古地圖作為論述的基礎,從噶瑪蘭廳開始,以時序、不同時代的圖來對比,找相關的歷史,實地勘查,進行田野調查,印證老樹和舊城歷史的關聯。
宜蘭舊城年代古蹟地圖。(圖片來源:楊國銓)
第二次審查時,他更以圖表方式,標註出陽明醫院周圍100公尺內的歷史建築與文化,幫助委員了解舊城文化遺址之罕見,並做成示意圖,說明改為人行步道與自行車道後的景況。
老樹群-噶瑪蘭廳署的位置周圍100公尺的古蹟或事蹟(圖片來源:楊國銓)

護樹:留給下世代珍貴資產

「我們習慣默默地接受錯誤的官方作為,逐漸劣化的環境卻由我們承擔」對楊國銓而言,護樹正是留給下一代珍貴資產,維護環境的方式;只是要讓民眾在短短的時間內了解老樹群的存在以及在文化、環境的價值,並非易事。
所幸過程中有很多夥伴相挺,許多老鄰居得知他護樹的行為,都主動協助;又因面對的都是老鄰居,因此格外留意不影響居民權益。
除了勤做功課,他還參加一些相關的課程,例如就教於台中千年茄苳樹保存的經驗

友善老樹還須努力

對於此次樟樹群登錄為文化景觀,一方面欣慰,一方面仍持續關注後續發展。雖然縣府公告快半個月,前兩天卻發現每棵樹都被噴上數字,看起來老樹保存還有一段路要走。楊國銓以及護樹夥伴認為,土地所有者及管理者能友善老樹、道路變更成行人徒步區,護樹行動才算達成。
近日被上漆的樟樹。(攝影:楊國銓)近日被上漆的樟樹(3)。(攝影:楊國銓)
對於也想申請文化景觀的護樹團體,他建議必須找到老樹與當地歷史文化的關聯性,以及未來的展望。資料收集的越完整越好,並能以舊照片說故事,喚起與當地情感連結;此外,能提出完善良好的規劃,以獲得進一步的支持。
以舊照片說故事,圖為樟樹群的規模歷史照。(圖片來源:楊國銓)
學者也建議,資料收集以及說明,必須要能滿足「文化景觀登錄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之4項基準:
  1. 表現人類與自然互動具有文化意義。
  2. 具紀念性、代表性或特殊性之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3. 具時代或社會意義。
  4. 具罕見性。
樹木的存在具有撫慰人心的作用
宜蘭陽明醫院。「宜蘭醫院樟樹群」文化景觀管理者為陽明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宜蘭分院,該院副院長徐迺維接受採訪時表示,未來將積極配合縣府「保存管理原則」以及「保存維護計畫」,保存樟樹群、維護與當地居民及病人之互動。
徐迺維說,在醫療上,仍未有科學證據,證明樟樹與病人之間直接相關的治療效果,不過站在公共衛生的立場,病人就醫身心的滿意程度提高,對治療是有幫助的;而樹木的存在對病人具有心靈撫慰的作用,因此樂見樟樹原地保存。
對於幾天前樟樹遭噴紅漆,將了解事件發生的背景,尋求解決方式,為了避免發生類似事件,讓往來民眾了解樟樹群的價值,院方也將於近日立告示牌。
註釋:
據稱全台最老的千年茄苳樹,位於台中市後龍里,去年6月,由於一旁將蓋地上32層、地下6樓的大樓,當地均安宮總幹事認為,老樹可能因日照不足、地下水源將被抽乾,受熱對流效應而枯死,要求市府以地易地轉移容積率、建立千年神木文化特區,確保茄苳神木活命的地下水層;建商決定以樹為重不建樓了,退回3百多戶、3億多元的訂金,將與台中市政府協商,採「以地易地」或「容積轉移」等方式,將建地變成老樹公園。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