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9日 星期五

繼續「看見台灣」:等待農業下山

作者:廖靜蕙
德基水庫上方梨山地區的開發。圖片來源: I-Ta Tsai
一杯高山茶,一碟可口的高麗菜,一顆顆甜蜜的水蜜桃、甜柿,這些民眾日常輕易可買得到,並視為享受的產品,是來自海拔800公尺以上的農園,價格不斐,背後付出的環境代價更是驚人。

高山農業的問題

中部山上遍植高冷蔬菜,裸露的表土,讓人難免將土石流崩塌聯想在一塊。高山農業牽涉種植坡度、作物(淺根蔬果)、農法(慣性農法施用大量化肥農藥)以及土地承載總量與管理問題,長久以來缺乏社會對話,再加上歷年幾次豪大雨沖刷造成土石流災情,高山農業難卸其責。
高山農業的三大作物,包括溫帶果樹、高山茶及高冷蔬菜,其中尤以高冷蔬菜獲利最豐、投資報酬最迅速,卻也是水土保持及生態環境最致命的殺手。原因在於蔬菜的整地工作頻繁,每次翻耕都增加了暴雨沖刷所造成表土大量流失的機率。
此外,高山農業使用大量的農藥與化學肥料,這些化學成分隨著水源滲入到地底下,不但破壞土地肥力,影響水源,也有土地切割效應造成塌陷。

2014年8月28日 星期四

北宜直鐵救國道雍塞? 宜蘭人:先改善運輸績效

2014年8月28日宜蘭訊,廖靜蕙報導
台北到宜蘭國導5號雍塞靠新建北宜直鐵解決?交通部鐵工局為移轉國道5號假日雍塞,提「北宜新線鐵路」計畫,已完成可行性評估,預計下個月送環評審查。只是耗資近500億,必要性卻講不清。為了促進公民參與及對話,立委陳歐珀也於昨(27日)在宜蘭召開公聽會,民眾認為鐵路局應先改善運輸管理,而非舉債新建鐵路。
立委陳歐珀8月27日召開北宜直鐵公聽會,當地民眾製作海報到現場表達意見。
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為解決南港到宜蘭之間的交通需求,擬新建台北南港站經宜蘭大溪站至頭城站的鐵路,從南港出發,新建雙溪新站以及烏石港站,沿途改建大溪新站、龜山車站以及頭城車站,稱為「北宜新線鐵路」(台鐵南港至花蓮提速改善計畫),2006年曾以北宜直鐵送環評遭駁回,在更改路廊之後東山再起。

2014年8月21日 星期四

拉庫拉庫溪第一畝有機田 玉山瓦拉米守護生物多樣性

2014年8月21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玉山國家公園東部園區入口處的南安部落,有一塊如新月般彎彎的稻田,是拉庫拉庫溪灌溉的第一畝田,過去部落皆以慣性農法種植水稻,近年來玉管處結合部落、民間團體以及企業,推動有機農法及產業轉型計畫,首批稻田已收割完成,並以「玉山瓦拉米」為名,讓糧食生產也能守護生物多樣性。
與拉庫拉庫溪相依相偎的玉山第一畝田。(圖:營建署玉管處)

保育拉庫拉庫溪第一畝田

玉山瓦拉米。圖片來源:營建署玉管處。玉山瓦拉米來自南安地區的有機轉作田區,由完全無污染的拉庫拉庫溪灌溉;「瓦拉米」在布農語代表蕨類,以「玉山瓦拉米」為名,是告訴消費者,每顆米的出處,並能體認對生態保育的貢獻,以及鼓勵當地從事有機轉作農民。
這是玉管處繼東埔1鄰推動有機農法及產業轉型後,再度結合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輔導的案例。這次面積更大、合作夥伴更多,包括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以及玉山銀行都各以各所長投入此項計畫。
玉管處副處長吳祥堅說,拉庫拉庫溪第一畝田,必須是最乾淨的,而位於遊客中心附近的水稻田約30公頃,地理位置封閉,不受外界影響,又位於保護區內,很適合從事有機農法;當地長久以來使用慣行農法,對環境、地力產生一定影響,為了讓土地恢復功能,幾年前就思考如何扭轉局勢。

2014年8月19日 星期二

小族群也要保護 保育水青岡需細緻

稜線上的水青岡(下):生態保育篇
作者:廖靜蕙
在極端氣候威脅下,台灣水青岡自然更新速率相當低。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教授陳子英解釋,國外水青岡落果時,雪也來了,雪來有好處,雪會將種子埋起來,不讓小動物吃掉;台灣中海拔下雪的時間越來越短,種子無法雪藏,不但動物、昆蟲都來吃,甚至還有黴菌感染的危機。
豐年期約4~6年1次的水青岡是風媒花,5、6月開花時,正好是梅雨季節,授粉不易;其次,7、8月形成果實前,正值颱風季,容易被風吹掉。9月,當鳥類或松鼠佔據母樹搶食,代表水青岡果實熟裂。只是讓小動物們飽食一番的結果,就是水青岡更新的速率相當低。
水青岡。(圖片來源:林務局)

稜線上的台灣水青岡 逆境求生有道

稜線上的水青岡(上):氣候變遷篇
作者:廖靜蕙
稜線上的台灣山毛櫸,每年有個小小的願望,希望東北季風帶來的風雪,讓它們回味潛藏在基因深處,冰河時期的模糊記憶,再把種子深深埋在雪中,等待發芽繁衍成大樹。

水青岡告訴我們的事

台灣水青岡研究學者陳子英。台灣山毛櫸又名台灣水青岡,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教授陳子英與國內一些研究台灣水青岡的學者,在完成三年的林務局「台灣水青岡森林多樣性調查及保育機制之研究」計劃後,將成果編著成《台灣水青岡──冰河孑遺的夏綠林》一書。
陳子英說,植物地理學上,植物因冰河來回而被隔離在不同的地區,以及因全球氣溫變遷,而昇遷到山頂的現象,是重要的研究主題;水青岡正是詮釋冰河時期後如何進退的絕佳物種,面臨氣候暖化的挑戰,如何在緯度、海拔上進退,甚至滅亡,都深具研究價值。
水青岡大多分布在溫帶,集中於北半球,從北半球水青岡的變化,可當作冰河期之後,受氣候變遷物種遷移的觀測指標。以歐洲為例,冰河時期後至今,水青岡往北走1千多公里;地狹人稠的台灣,則是往海拔高的地方退縮。

2014年8月15日 星期五

政府鬧失蹤? 南投水保區採礦審查鬆 環團重批

2014年8月15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上週萬達鑛業申請在珍稀水青岡森林旁,開採石英礦的用地許可,因不符程序遭退回;南投縣更爆發北原礦業於飲用水水質水量保護區開採石英礦,此事1月份經媒體批露,至今業者堅稱未位於保護區。只是,環境敏感區採礦問題接連不斷,法令失靈,環保團體及魚池鄉大林村居民都在問,「難道政府也鬧失蹤?」
北原礦場與環境敏感區關係圖。(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2014年8月13日 星期三

護母蟹助小蟹 禁捕蟳蟹措施上路

2014年8月13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開花母蟹(圖例:鏽斑蟳,俗稱花蟹)腹側(圖:漁業署)美味的蟳仔螃蟹,令人食指大動,特別是飽滿的蟹黃,更是美味。只是這些好吃蟹黃,原本有機會孵化成為海洋生物的一員,為海洋生態效力。為守護抱卵母蟹繁衍後代,讓幼蟹順利成長,漁業署4月1日厲行「沿近海漁船捕撈蟳蟹類漁獲管制措施」,16日起首度實施禁止漁船捕撈抱卵母蟹,讓海洋資源生生不息,邀請全民支持。
母蟹產卵後會將受精卵黏在腹部附肢邊緣的細毛上,經過一段時間後才會孵化,這種現象就叫做「抱卵」,漁民俗稱「開花」。螃蟹一年可產卵多次,所以全年都可捕撈到開花母蟹,但是主要繁殖期高峰則漁每年8~12月,漁業署在考量漁民經濟利益及資源永續利用的前提下,依據漁業法規定每年8月16日~11月15日禁止捕撈開花母蟹,以確保母蟹能平安生育下一代。

2014年8月11日 星期一

小琉球新紀錄種 寬拇指楊梅蟹現身

2014年8月11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1904年美國漁業學會於遠征熱帶太平洋海域調查時,在大溪地發現的螃蟹色彩鮮艷的寬拇指楊梅蟹(Actumnus digitalis),100多年後,台灣也在小琉球潮間帶首次紀錄到此物種,小琉球生物多樣性看得到!
由高師大副教授羅柳墀研究團隊的蘇建銘教練發現的寬拇指楊梅蟹,是台灣新紀錄種,小琉球螃蟹種類第113種;殼寬只約6公釐,是毛刺蟹科(Pilumnidae)楊梅蟹屬的物種。

2014年8月9日 星期六

當珍愛藻礁遇上水泥腦

作者:廖靜蕙
珍稀藻礁歷經千年等候,好不容易連成完整的礁體,卻在業者不經意間,毀於瞬間。根據自由時報報導,亞東石化一座臨時碼頭工程,將觀音鄉大堀溪出海口藻礁,挖起後堆在一旁,堆放的藻礁比人還高
臨時碼頭與器械;圖片提供:桃園在地聯盟接駁船與右方黑色零星礁體;圖片提供:桃園在地聯盟。棄置礁體堆積如山;圖片來源:桃園在地聯盟。

護區外就不管?

身為地方保育主管機關首長的農業局長,卻對媒體說,不在觀新藻礁保護區內,業者合法申請,農業局也無法取締。這樣的說法,跟縣府信誓旦旦一定會保護藻礁,態度大不同。

2014年8月8日 星期五

墾丁10日實施護蟹交管 停車120秒蟹謝你

2014年8月8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遭路殺的抱卵毛足圓軸蟹。(圖:營建署墾管處)又到了農曆7、8、9月月圓時分,蟄伏在海岸林的陸蟹媽媽,陸續出發到海邊釋出小螃蟹的季節。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宣布,今年第一次護蟹行動從8月10日晚上6點半開始,連續兩小時,每10分鐘封閉雙向內線車道120秒鐘,讓陸蟹安心地通過馬路降海釋幼;邀請用路人一起以行動守護陸蟹。

切割效應陸蟹媽媽降海很危險

夏季正是墾丁旅遊旺季,旅客盡情享受從台26線筆直寬敞的道路呼嘯而過的便利,只是這條路卻切割陸蟹棲地,原本完整原始的海岸林,早年因缺乏生態評估的概念,硬生生切出一條快速道路來。
多年來雖已達到一定的生態狀態,然而存在於陸蟹基因裡永恆的記憶,讓陸蟹媽媽每年農曆7、8、9月的15、16、17日,從藏身的海岸林出發,趕在小螃蟹破卵前,抵達海邊,讓小螃蟹順利在海裡生活、成長,這個過程稱為「降海釋幼」。

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

國家重大建設? 台知園區身分不明 都委會:先確定再審

2014年8月7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台知園區原稱璞玉計畫,規模達1250公頃,修正後全區447公頃,此計畫由交大出規劃費,交大可以取得40公頃土地。圖片來源:翻攝自網路。內政部都委會昨再召開新竹縣台知園區第3次專案小組會議,現場上百名新竹農民北上抗議,表達捍衛農鄉家園、堅拒濫徵良田的決心。經過一個上午的討論,專案小組初步共識,應先取得行政院核定「國家重大建設」函後再議。

國家重大建設竹縣府說了算?

新竹縣「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簡稱台知園區,前身為璞玉計畫)昨第3度進入內政部都市委員會審查,本案因涉及土地徵收、變更農業特定區等必要性及公益性未釐清,新竹縣政府又意圖從區域性都市計畫變身國家重大建設,目前將本案送入經濟部審查中,諸多條件皆未明。
據知,都委會傾向於待取得行政院核定「國家重大建設」函後再召開專案小組進行審查;新竹縣政府則要求,先訂下次專案小組時間,在這之前一定取得行政院核定函;即使下次審查會來不及取得核定函,大會前一定取得。

萬達申請大白山礦業用地 程序不對下次再來

2014年8月7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林務局提供的大白山礦業所進行的植栽復育。(圖:林務局)萬達鑛業申請大白山礦業用地,昨(7日)進入環評專案小組第2次審查,先就程序問題討論,環委對於森林法第6條第2項,與林務局見解不同,再加上直轄縣市政府明確表示不贊成本開發案,遂依「開發行為環境影響評估作業準則」第5條,要求開發單位3個月內取得主管機關同意後再審。
本案因開發位址接近以台灣水青岡為首的原始森林,「全國區域計畫」也列為1級敏感區,而受關切。另外,申請開採礦種為水晶,也不是台灣盛產的自然資源。
依據《森林法》第6條第2項清楚揭示「經編為林業用地之土地,不得供其他用途之使用。」除非徵得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同意,報請中央主管機關會同中央地政主管機關核准者,不在此限。」過去林務局卻讓業者先跑完環評、水保申請,再進行審理;只是環委並不埋單,認為應先踐行此程序,再來談環評審查。

世界新種「短角鈍頭蝽」 墾丁現蹤

2014年8月7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全世界目前僅有2種的鈍頭屬椿象。(圖:營建署墾管處)恆春半島新成員報到!墾丁國家公園研究團隊最近發表的世界新種「短角鈍頭蝽」,是台灣唯一的鈍頭蝽屬,也是全世界已知的鈍頭蝽屬第二種。
墾管處保育課課長馬協群表示,全世界有兩種鈍頭蝽屬,在台灣發現的新種短角鈍頭蝽(Amblycara innocens Tsai & Rédei, 2014),南仁山、欖仁溪及社頂等處都可見,數量並不多;國外則僅於菲律賓巴拉望島現蹤。
在此之前,鈍頭蝽屬昆蟲數量稀少不常見,唯一的物種為長角鈍頭蝽〔A. gladiatoria(Stål, 1876)〕,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柬埔寨、馬來西亞、日本琉球群島、菲律賓巴拉巴克島、印尼新幾內亞、巴布亞新幾內亞、澳洲、新喀里多尼亞、斐濟。
在墾丁國家公園所採得的標本經比對確定為新種,並命名為短角鈍頭蝽,是台灣首度發現的鈍頭蝽屬昆蟲。

2014年8月6日 星期三

開礦威脅台灣山毛櫸 環團籲保育莫開倒車

2014年8月6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珍稀植物台灣水青岡,又名台灣山毛櫸,2008年在宜蘭南澳大白山發現的台灣水青岡數量已不多,是分布海拔最低的一群。由於萬達鑛業計畫於此地開挖12公頃採礦,開挖地點,直逼山毛櫸棲地;目前進入環評審議階段。保育團體發現,開礦地點影響山毛櫸族群地下水源,恐怕加劇山毛櫸生存危機。在國際力倡保育山毛櫸之際,台灣卻猛開保育倒車。
台灣特有種水青岡,位於大白山族群面臨人為開發壓力。(圖片來源:林務局)

國家沒錢保護山毛櫸?

台灣珍稀植物水青岡,屬冰河孑遺物種,因氣候暖化,多數已逼上稜線,幾乎無退路。IUCN列為易受害等級,必須積極保育。多國也都設立保護區保育水青岡,台灣則已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將台灣水青岡(Fagus hayatae)以珍稀植物列為「自然紀念物」,另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劃設插天山自然保留區。

2014年8月5日 星期二

袖珍陸蟹新紀錄種 光滑新脹蟹現身恆春半島

2014年8月5日台北訊,廖靜蕙整理報導
恆春半島陸蟹種類比預期的更多,根據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研究人員表示,尚未被鑑定出身分的陸蟹還有10種以上,有些種類的棲息地已逐漸受到人為破壞,有些種類可能沒有名字前就已經絕跡。
台灣新紀錄光滑新脹蟹2(圖片來源:海洋博物館)
不過,也有幸運兒有機會讓人們認識。海生館典藏經理李政璋在保力溪口發現具有鮮紅色雙螯與黑褐色身體的袖珍陸蟹,經過標本比對確認為台灣新紀錄種「光滑新脹蟹(N. laeve)」,相關報告投稿「海洋生物學刊(Platax)」,已獲接受。

翠鳥成家方案 五溝水濕地學校再接再厲

2014年8月5日屏東訊,廖靜蕙報導
以翠鳥為標誌的五溝濕地學校,誓言重現五溝原始風味,還給翠鳥生存空間。經過一年的努力,河川水態復原中。

回到過去

2011年,「新赤農場永久屋基地聯外排水改善工程」挖土機等重機具,就在五溝水上開挖,改變了當地面貌,工程已完成,傷害卻難以短時間復原。要回復到工程未破壞前的模樣,守護五溝工作站站長劉晉坤評估,以樹木成長到過去遮蔽率所需的時間,約需20年
施工前(圖片來源:守護五溝工作站)
施工後(圖片來源:守護五溝工作站)
施工前。(圖片來源:守護五溝工作站)
施工後。(圖片來源:守護五溝工作站)
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副教授孫建平指出,自然擾動,如大雨、風災,大約幾年就能恢復平衡;小擾動或許可快速恢復,但大型機具,例如挖土機的擾動、水泥工程,則重創水生動物的棲息環境,要恢復需要好幾年時間;若工程持續、頻繁的擾動,讓水生動物找不到棲息地,甚至可能因此消失。

2014年8月4日 星期一

保護湧泉兼顧遊憩 五溝水景點出列

2014年8月4日屏東訊,廖靜蕙報導
以孕育生物多樣性及物種基因庫聞名的五溝水,這兩年來因排水工程拓寬河道,自然野溪河岸驟變為水泥堤防;工程雖已完工,但湧泉、生物多樣性急需保育。民間團體近日即盤點資源,並提出五個景觀營造點,要讓五溝水聚落之名不墜
與水共生的聚落。

聚落 保育、教育、遊憩兼顧

最能代表五溝形象的劉氏宗祠、搭著輪胎漂漂河的興盛溝、保留南部客家伯公特色的南柵伯公以及提供水生物種原庫的泉水窟、牛埔圳一號水門,由屏東縣政府文化局委託高雄市美濃農村田野學會所進行的「五溝水圳調查保存計畫」,五個營造點出列,兼顧生態保育、文化保存、環境解說教育,又能滿足遊憩需求,期使五溝村成為台灣最著名的水環境生態人文聚落。

2014年8月2日 星期六

叫我pakalongay! 上山下海學習生態智慧

2014年8月2日花蓮訊,廖靜蕙報導
酷暑中割稻,是非常辛苦的事情,7月中旬在吉哈拉艾文化景觀中的幾片小梯田,卻充滿了孩子們的叫聲、笑聲,暑氣似乎消弭無蹤。幾個小學生跟著來自東華大學的志工賣力的割稻,年紀稍長讀國中的孩子,則幫忙搬動打穀機到收割完的田裡,撿起稻穗打穀;中午曬完稻後才能一起吃割稻飯慶豐收!
pagalongay必須學習傳統農耕知識。

叫我pakalongay!

這一天是部落的米粑流,但部落中有喪事,老一輩的人都到了辦喪事的人家裡,中壯年則上梨山採收作物,米粑流全靠部落裡最小的階級「pakalongay」,以及來自東華大學的志工團,在公田土地管理者宋雅各的帶領下,經過一個上午的努力,雖然來不及曬稻,不過割稻、打穀,幾乎完成!

2014年8月1日 星期五

保護黑琵不受道路開發影響 立委提永續會求解套

2014年8月1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茄萣1-4號道路筆直地劃過茄萣濕地,民間雖提出替代方案,高雄市政府環評委員仍以有條件通過此項開發計畫;只是開路後,200多隻的黑面琵鷺,該何去何從?
保護黑面琵鷺、提升茄萣濕地重要性,永續會於今日加開臨時會討論,立委邱文彥也於昨(7月31日)下午召開記者會,呼籲高雄市政府以及國家重視濕地價值,不要為了一條路,喪失寶貴的自然生態資源。
黑面琵鷺。圖片來源:公共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