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水情報】高市三階限水有彈性 再生水解工業渴研議中

2015年4月30日台北訊,廖靜蕙整理報導
下周一(5月4日)起,高雄市進入供5停2的第三階段限水,全區每週二、三停水2天,由於高雄用水來自高屏溪川流水,變化較大,水利署決定彈性管理,每週五視水情公布下週是否持續停水。
經濟部也積極研議再生水源,除已進行鳳山溪污水處理廠計畫,2020年前預計全國6座公共污水處理廠,每日提供28萬噸的再生水供工業用,由使用者支付營運費用。同時也呼籲民眾:汛期即將來臨,抗旱別忘防汛!
高雄市5月4日起供5停2限水,並於每周五下午公布下周停水狀況。(圖片來源:經濟部)
高屏溪流量決戰秒速8.1m3 再生水崛起解決產業用水
高雄市每天用水量平均約160萬噸,周間和假日用水量起伏極大;其中30多萬噸來自鳳山水庫,因水質較差,專供工業用水,其餘124萬噸全靠高屏溪流域。
水利署表示,高雄地區主要水源不靠水庫蓄存水量,只是高屏溪川流水量變化大,管理上需更具彈性。為有效運用高屏溪水量,未來將參考氣象局預報資料,於每週五下午3時公布隔週水情及停水最新消息,當流量穩定且每秒超過8.1m3,無供水缺口之虞時,次週將正常供水。

2015年4月29日 星期三

推動第三次垃圾革命 台北市規劃首座廚餘生質能廠

2015年4月29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台北市政府為了有效利用回收廚餘,計畫設置低碳、綠能的廚餘生質能廠,每日處理量200公噸,並以國外生質能電廠經驗換算,預估發電約1,000萬度、供近6,000戶家庭用電,並得以每年減少532萬公斤溫室氣體排放,相當於14座大安森林公園年吸碳量。
作為台灣首善之都、國際化都市,能跟上國際脈動的方式,包括以先進技術處理有機廢棄物。台北市環保局局長劉銘龍表示,廚餘生質能廠計畫是繼垃圾焚化、隨袋徵收之後,推動台北市進入第三次垃圾革命,轉廢為能,增加城市韌性。
廚餘將成為新能源的來源。圖片來源: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784-2-8
台北市家戶垃圾減量率達66.70%,總資源回收率達到56.38%;每日回收約180公噸廚餘,年處理量為7萬3,000公噸,已具有廚餘生質能廠的穩定料源,也具備設置經濟規模之能力。

2015年4月28日 星期二

救農地應回歸農業政策 宜蘭辦草根論壇

2015年4月28日宜蘭訊,廖靜蕙報導
宜蘭農舍議題竄燒,依據宜蘭縣政府資料,縣內7616棟農舍,影響12%優良農地流失。當私人利益遇上公共利益,停損點設在哪裡才能平衡?
由宜蘭縣議員薛呈懿主辦的首場「草根論壇」,即以農地政策揭開序幕,近40位民眾參與,面對「虛幻的農地價格」以及「低賤的農作價格」,什麼方法可以讓農民安心耕作,中央農業政策修、制定成了不可逃避的任務。
農舍入侵蘭陽平原。圖片來源:湯譜生

小農心聲:環境成本由農業埋單?

宜蘭的好山好水,令人垂涎,雪隧通車克服了北宜交通,也成了田園夢的天堂。2月10日宜蘭縣政府一紙公告,暫停兩個月核發農民資格、農舍建造執照及農業設施容許使用證明,以此暫緩農舍造成農地流失的問題,此舉撼動了熱絡的農舍買賣市場,農地以及農舍問題得以赤裸地呈現在社會大眾之前以供檢視;4月9日宜蘭縣政府提出「農舍申請人資格及農舍建築審查辦法」,增加具體條件杜絕假農舍問題;只是即使有相關的罰則,一經水泥填土,往往是不可回復的逆境。

2015年4月27日 星期一

水稻田棲地棒不棒? 靠長腳蛛、橙瓢蟲蓋章認證

2015年4月27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綠保標章推行5年來,已有上百位農友,願意在生產之際,兼顧生物多樣性、保育了33種珍貴動物。最近,慈心基金會與花蓮農改場攜手,進一步以棲地保育為目標,首發水稻田棲地認證,以長腳蛛、橙瓢蟲為「指標物種」,只要數量夠多,就代表生物多樣性豐富,便可申請獲得綠保標章認證。
水田生態好,澄瓢蟲也來拜訪!

從物種到棲地保育 守護更綿密

包括稻田、蓮花田、茭白筍田、菱角田、芋頭田等水田,是台灣面積最大的人工濕地與水域生態環境,這些水田除了生產糧食、餵養大地,還能涵養水資源、蓄洪淨水、庇護水鳥繁殖覓食、調節微氣候以及農村良好居住環境與景觀等多項功能,好處說不完。依據日本調查,水田生態維繫500多種野生物生計及棲息之地,學者認為,台灣水田生態系應更為豐富。

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調度管理苦撐旱情 高雄仍須三階限水 南水局:盡力了

2015年4月24日高雄訊,廖靜蕙報導
全台水情吃緊,繼8日北、桃等縣市進入供五停二的三階段限水,經濟部24日討論高雄地區進入三階段限水日期,初步決議5月4日再由中央抗旱小組做最後確認。
雖然仍得採取三階限水,但對旱澇極度不均、苦等不到降雨的南部縣市來說,究竟是如何「撐」到現在?早於去(2014)年9月,南水局就意識到旱象,並提早將高屏溪的水北送,得以在關鍵時刻回供,再加上嘉義一期水稻停灌,得以將限水日期一延再延;如今,因雨量不足高雄即將進入三階段限水,卻足足比中北部晚了將近1個月。
高屏溪攔河堰提供高雄市每天130萬噸民生用水。
依據水利署資料顯示,台灣年平均雨量約2500毫米,是世界平均值的2.5倍。雖然每年雨水豐沛,卻常來得又急又短暫,78%的降雨集中在每年5到10月,每年約900億噸的降雨中,大約有500億噸逕流迅速入海;又因降雨時空分布不均,豐枯期差異極大,北部的旱澇比約6:4,中部和東部約8:2,南部則為9:1。

2015年4月23日 星期四

地球日種回布農民族植物 地利國小傳承祖先生態智慧

2015年4月23日南投訊,廖靜蕙報導
為地球退燒降熱的方法,就是恢復生物多樣性的植被,透過傳統文化利用植物的智慧,不但兼顧永續利用、經濟效益,更能恢復生物多樣性。
4月22日地球日,南投縣信義鄉地利國小的孩子們和林管處的大人們,一起種回17種布農族傳統獨具智慧的民族植物,讓孩子跟著樹木長大,學習祖先永續利用的智慧,增加生物多樣性,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地球日南投信義鄉地利國小布農小朋友種下民族植物守護地球。
早在兩天(20日)前,南投林區管理處的廣播車就在信義鄉趴趴走,以布農族語邀請信義鄉民,地球日當天到地利國小參加植樹活動。

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

友善動物零撲殺 北市府推十大行動目標

2015年4月22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實現競選「動物友善城市」承諾,推出首部曲「同伴動物篇」,對於寵物繁殖業者、飼主、流浪犬貓收容管理,從源頭到末端管理,提出包括棄養重罰、落實絕育、實施街犬絕育防疫TNVR計畫等十大行動目標,宣示進入零人道撲殺里程碑。
昨(21日)記者會現場,不但柯文哲現身,並與收容所前來代言的狗狗互動頻繁,最後抱起其中一隻幼犬與與會者留影。他以印度聖哲甘地的話起頭,宣示台北市文明的指標就是對待動物的態度,並期許台北市民對待動物不再棄養、凌虐,而是友善以對。
台北市長柯文哲手抱收容浪犬宣誓成為友善動物之都的十大行動。
記者會來自全國、北市具代表性動物保護團體齊聚一堂,肯定台北市政府用心。

2015年4月21日 星期二

校狗就是我家人! 高市生命教育從善待浪犬開始

2015年4月21日高雄訊,廖靜蕙報導
校園裡來了流浪犬,徘徊不去,該如何是好?通常流浪犬經民眾通報後,會進入收容所等待認養,不過有些區位的浪犬,例如校園,或許能擇合適的浪犬就地安置,守護校園陪伴學童。
過去廣大的校園,常常也是流浪動物棲息之地,若是不留意、不了解,很可能因人犬衝突造成傷害。面對這個困境,通常就是驅趕,但是高雄市政府動保處反其道而行,提出校園浪犬留置計畫,讓親人的浪犬成為校園一分子,孩子視犬如親,學習不離不棄的生命陪伴,彼此守護。
中山大學外文系學生黃霈宜與校犬仔仔。

校園犬是家人不工作也成

高雄市推校園犬不是最近的事情。2006年高雄市政府即曾實施校園犬「旺旺」計畫,承辦人是具有獸醫背景的鄭莉佳,當時計畫內容是將校園犬視為警衛犬,計畫實施一年後停擺,因為警衛犬需要具備特定條件及訓練,百中選一都有困難,也違背安置浪犬的初衷。
校園犬計畫沉寂一段時日,直到2011年時任副市長的劉世芳交辦,務必推動兼具友善校園、生命教育的校犬計畫,讓這件事成為重要的事;此舉鼓舞動保處同仁,視為「求之不得」的計畫,鄭莉佳再度承辦,與動保處同仁卯足勁,苦思可行的計畫內容。

2015年4月17日 星期五

未取得地主同意書 領寄老樹無法入列珍貴樹木

2015年4月17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位於台南安定區南科樹谷園區旁的聚落「領寄」,有400多年拓墾歷史,村內更有安定區最早的廟宇──原名為田府元帥廟的靜安宮,與此廟宇一樣具有歷史回憶的是具有百年歷史的榕樹,但因土地屬於私人所有,即使居民有意申請珍貴樹木保護,始終功虧一簣,無法得到法令保障。
台南寄領老榕樹,陪伴當地居民多年,是居民共同記憶,卻無法入列珍貴樹木。
領寄建於西元1675年,為鄭成功屯墾區,當地人一直以台灣話稱呼為「領旗」或「令旗」。在此地出生成長的居民陳振當指出,當年原有3棵老榕樹,種植在公家土地上,是庄內居民休閒、小孩玩耍的最佳去處,村民幾乎都有與老樹的回憶,老樹下曾是路人與鐵道工人休憩之處。後來台糖五分車停駛,土地也被私人買走,其中一棵老樹因此遭砍除,蓋倉庫。

2015年4月11日 星期六

環委籲六輕善盡企業責任 放流水pH7.8護海洋

2015年4月11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海洋酸化是國際海洋科學關注的議題,國際間多篇科學研究指出,pH值7.8以下的海域,不利海洋生物,恐怕導致海洋生態崩解。昨(10)日環保署審查六輕白海豚保育對照表,環評委員呼籲台塑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將放流水標準訂為pH7.8以上;並且建議附帶決議環保署修訂甲級放流水標準,但此項提議遭環保署官員駁回。
瘦骨嶙峋的白海豚,不只是餓肚子,也顯示台灣海洋病懨懨。學者建議六輕放流水標準,至少需pH7.8,守護海洋解救白海豚。(圖片來源:媽祖魚聯盟)

西海岸能否永續 看白海豚就知道

2012年第二次專案小組審查會議做成3項決議,包括要求台塑提出白海豚保育友善措施,將白海豚監測相關資訊公布在網站上,以及妥善處理工業區放流水,儘量維持該海域pH值在8.0左右;附帶決議請林務局負起白海豚生態調查之責;2013年3月13日第231次環評委員會決議全案退回專案小組審查。

2015年4月10日 星期五

走水路卡安全! 金管處為水獺蓋階梯

2015年4月10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歐亞水獺原本在完整的水路暢行無阻,卻因棲地破碎斷裂,因此也要學著走陸路,但是這麼一來,看不懂交通號誌的水獺,常常亡命車輪呢!為水獺改運,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選擇陽明水庫設置水獺專用生物廊道,這兩個月,攝影機不時捕捉到水獺通行畫面!
水獺現身陽明水庫廊道。(圖片來源:金門國家公園)
全國歐亞水獺分布,目前僅存金門少數個體,過去因水域連結較為完整,水獺多由水域廊道活動,鮮少會經由道路活動;這幾年則因各地水域連結程度的降低,迫使水獺需經過道路方能於水域間活動, 而使得水獺路殺事件頻傳。

2015年4月9日 星期四

成龍濕地保育級別未定 火葬場開發步步進逼

2015年4月9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雲林縣口湖鄉公所提議在成龍村蓋火葬場,因選址距離成龍溼地不到百公尺,當地居民擔心產生的污染將殃及以濕地為首的養殖產業,不但成立反火葬場自救會,數篇喜愛當地的聲援文章,更質疑鄉公所何以要將溼地變「屍地」?
成龍村多水多湖,是溼地還是屍地?
儘管《溼地保育法》已上路,成龍溼地和其他40處過去核定的地方級重要溼地,都只具備「暫定」地位,需地方政府進一步提報、才能由中央公告。
雲林縣農業處森林保育科科長陳炳坊表示,成龍溼地公告面積為171公頃,其中40公頃私人土地,由農委會林務局每年以每公頃54,000元承租,任其自然演替,並由民間團體觀樹基金會長期社區陪伴、營造,維護了自然景觀以及人文脈絡。

2015年4月8日 星期三

賣地不是農民唯一的路 「宜蘭嚴選」為農業改運

2015年4月8日宜蘭訊,廖靜蕙報導
宜蘭縣政府昨(8日)公告農舍申請人資格及農舍建築審查辦法,即日起實施;2月10日之後,在宜蘭縣申請農舍興建者,必須具備實際務農切結書或具備農保資格。
宜蘭縣政府也將從結構改變農業現況,以「宜蘭嚴選」平台,輔導以慣行農法大量生產的農民,作物無農藥殘留、提高獲利空間,由此為農業改運,以農業價值抵擋假農舍入侵,農民不須賣地求生。
宜蘭農舍。(圖:湯譜生)

東北角風管處密審蜜月灣? 未得其門而入宜縣府難把關

2015年4月8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蜜月灣。擷取自博愛企業開發計畫。宜蘭縣有史以來最大開發案、開發量體是美麗灣20倍的海岸開發案,雖多為私人土地,縣政府基於國土保育,難道不能多置一詞?
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預定於上午10時召開「宜蘭大溪蜜月灣整體開發計畫案結論研商會議」,只是會議邀請了審查委員、環保署、內政部營建署及交通部觀光局等單位出席,卻未邀請宜蘭縣政府、頭城鎮公所及縣籍立委參加。
恐缺乏當地意見發聲,昨(7日)宜蘭縣政府新聞稿呼籲東北角國家風管處,在環境衝擊影響未釐清、第三次通盤檢討未完成前,不應密室協商通過本案。
上個月7日東北角風管處審理「宜蘭大溪蜜月灣整體開發計畫」,在各方輿論下,做成「不繼續開會」、「開發單位兩周內提出修正」兩項結論;並將於今日上午召開「結論研商會議」,確認開發單位(博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及羅許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所提出的修正,並據以做成定稿。

2015年4月4日 星期六

種出溪州最美的心意 尚水米譜寫永續農村曲

2015年4月4日彰化訊,廖靜蕙報導
想買有機米,民眾立即聯想到銀川米、行健米等東部品牌,那麼西部以友善農法耕種的品牌呢?集合十幾位農友改以不用化學藥肥的「溪州尚水友善農產公司」,經過三期作,近十甲農田恢復生態系服務,種出健康無毒的台灣米,為西部農業永續開路。
田埂的野草很多都是可以利用的植物。
歷經護水抗爭,溪州農民更珍惜母親之河,要以珍貴的水澆灌出最健康的稻米。2013年底來自7甲地、11位農民生產的「尚水米」首度面市,目前則有11甲地、22位農民加入,提供健康安全的糧食。

2015年4月3日 星期五

東北角三通檢10年未竟 環團籲應秉持海岸法精神

2015年4月3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葉世文營建署長任內提出的東北角風景特定區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至今仍於都委會審議。其中近290公頃私人土地,申請由一般保護區、景觀保護區變更為乙種旅館區及遊樂區,一旦通過,等於在東北角沿海置入50倍美麗灣的旅館建築。環團、立委昨(2日)召開記者會,要求內政部應以《海岸管理法》的精神嚴格把關,勿讓海岸財團化、私有化。
東北角美麗國土,也是企業覬覦的肥肉。第三次通盤檢討計畫至今仍未公告,環團擔憂幾處私有土地大面積由保護區變更為旅館、遊樂區,可能使得海岸線失據。

通檢聲聲慢 土地利用依據921前資料

變更東北角海岸(含大溪海岸及頭城濱海)風景特定區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案」2005年3月15日公告進行三通檢計畫草案,2010年12月15日公開展覽,至今還在審;目前土地利用依據,仍沿用2000年公告的第二次通盤檢討計畫,而此項計畫於1997年完成,當時台灣甚至未經921大地震洗禮,對於順向坡、斷層、海嘯等天然表現未有相關調查。

珍稀瀕危麻鷺 26年後喜現香港

2015年4月3日香港訊,廖靜蕙綜合報導
闊別26年的「栗鳽」重現香港,也是1972年以來香港第6筆紀錄。香港觀鳥會昨(2日)記者會表示,IUCN列為瀕危的栗鳽,面臨棲地減少的處境,棲地保護以及民眾參與,是保育致勝關鍵。
闊別26年,喜見麻鷺來訪。圖為正在啄食蚯蚓的麻鷺。(謝偉麟/香港觀鳥會)

西貢喜見久違麻鷺

「栗鳽」(Japanese Night Heron,學名Gorsachius goisagi)台灣稱為麻鷺,去(2014)年12月由兩位熱心的外籍居民於西貢發現,;經過多日觀察及搜集資料核對後,確定是麻鷺後立即通知觀鳥會前往確認。

2015年4月2日 星期四

表演殘虐動物身心 動團籲立法禁止、民眾拒看

2015年4月2日台北訊,廖靜蕙報導
台南頑皮世界利用動物表演長達20餘年的動物劇場,上月底正式走入歷史;不過,國內仍有兩家業者,打著「社會教育」、「終生學習」之名,利用海哺類動物進行表演。
昨(1日)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召開記者會,揭露野柳海洋世界、花蓮遠雄海洋公園,違反海豚、海獅天性進行相關訓練、影響動物身心,是負面教育,呼籲民眾拒看並通過立法,讓台灣成為禁止野生動物表演的國家。
遠雄海洋公園海豚表演橋段包含踢足球、尾鰭擊球、離水上岸、搖呼拉圈、仰姿前鰭打招呼等,擬人化的動作只是娛樂遊客,卻是負面的生命教育。(圖文: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動物表演不是環境教育  20年業者也轉型

台灣這幾年陸續完成《環境教育法》立法、《野生動物保育法》以及《動物保護法》修法,將動物表演排除在環境教育以及保育類野生動物申請展示的項目外,並明訂動物展演需取得主管機關審核同意。